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
少爷 三四郎
提起夏目漱石,本地读者多半会联想到《我是猫》这部脍炙人口的大作,至于未曾读过其作品的人,往往可以在坊间的日本书籍或刊物中发现夏目漱石的大名或是著作被提及,笔者最初就是在日本的推理小说及漫画书中得知夏目漱石的,当时对于日本人信手拈来夏目漱石作品中的文句、思想,引用在日常生活的口语或行文中,曾感到十分好奇,这个问号在脑中盘旋多时,直到阅读《少爷》《三四郎》,沉浸于其魅力,也借机了解夏目漱石的生平及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一八六七年(庆应三年)二月九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但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因此不受期待的幺儿出生后一度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变换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幸福的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母亲则在他十五岁时因病去世,于是金之助在十九岁时就离家展开外宿生涯。童年的遭遇对于金之助的心境以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著作《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因此他们的心境往往孤独,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