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东坡是肥而不腻的肉,那么,太白就是千杯不醉的酒。
如果中国人只能热爱两个古代男人,我相信,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写下这两个名字:李白、苏轼。当然,夸父、孔子、关羽、岳飞也会很有竞争力,但对于他们,中国人的敬,可能会远远大于爱。
无论如何,这个名单中杜甫应该没有什么优势,因为想象中的他特别沉重,这种沉重十分浓稠刻骨,在同学们为课本里的杜甫插图补绘上恶搞涂鸦之后仍无法化解。
茅草的飞走,儿童的啼哭,空虚的宿醉,总能让人难过。
基于类似的理由,名单里大概率也不会有陶渊明,因为想起他,就会想到田园将芜,草盛豆苗稀,或者聊天时用到的高频词汇“五斗米”。
这些东西加起来,莫名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个男人好像一辈子都没有吃饱过。毕竟我们中国人是挨过饿的民族,我们最不愿意想起的事儿,就是饿肚子。
即便有人写下杜甫或陶渊明这两个名字,他们落笔时所想到的也更可能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每个人都有两面,如果可以选,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先接近他晴朗的那一面。
说起来,中国人并非真的不喜欢杜甫或陶渊明,杜老师的忧愁和陶渊明的饥饿感,那种穿越历史的惆怅,和李白的大醉一样,都已经长进肉里。只是,我们太熟悉忧愁了,太擅长忧虑了,太厌恶贫穷了,太害怕饥饿了,所以当我们可以选择审美对象时,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些我们心中认为更加洒脱、更加飘逸、更加无拘无束的人
——至于他们本人是不是那么洒脱、那么飘逸、那么无拘无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