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黄景仁只活了三十五岁。他一生坎坷愁苦,终于声嘶力竭,死于贫病交加的颠沛路途之中。为了看病,贴身的衣物被典当殆尽,围绕尸体的只有一些断简残编。忧愁了一生的黄景仁,就这样狼狈地死在乾隆朝的盛世里。
1783年,黄景仁死的那年,也是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的那年。
黄景仁——有时候我们也喊他黄仲则,不是那种几千年来散见于各个乡村城镇的普通寻常的落魄文人。从所留的作品质量看,他是难得的作诗高手,是那种即便放到几千年的文坛之中亦应该有姓名的大家,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心灵宝藏。黄景仁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写“愁苦”,在他之前,没有人能够想象,在天才诗人的笔下,即使愁苦悲哀,都可以那样魅丽精致、缠绵悱恻,让人想要反复吟咏。
癸巳除夕偶成 其一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之夜,千家笑语,独立市桥,一星如月,看了多时。安详恬静的除夕夜,安静立在桥头的清瘦的人,莹莹的昏黄的星斗,这幅场景恬淡极了,谁都不知道,在暗处,在某颗心灵之中,兵荒马乱、狂轰滥炸、血浆涌起,一生千疮百孔,忧愁早就吞没了一切。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的名句,严格说来,算不上绝对的原创。句里隐隐约约,有杜甫“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李中“羽客不知何处去,洞前花落立多时”、冯延巳“独立小桥风满袖”或周邦彦“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的影子。
杜甫不知何去何从,独立苍茫,也有愁意,但他好歹占了一个“饮酒”——只要还喝得起酒,人生就不算太苦。李中的“洞前花落立多时”纯属无病呻吟。冯或周的句子,颇像今日年轻人发在朋友圈的自拍照,无一张不美丽精致,只是,难免有自恋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