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经济思维看懂世界格局

第8章 全球化的最后一班车,以后没有了

字体:16+-

前文我们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剧变。影响最大的,就是苏联解体。

这除了让美国那巨大的军事压力忽然卸下外,也让它得以摆脱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带来的巨大痛苦:银子流水一般出去,却连个响声也听不见。最让人痛苦的,就是那让美国人自己看见都发愁的10000多件核武器和庞大的常规武库——仅日常维护费用,就是个天文数字。

更加可喜的是,日本经济帝国也垮了。作为战利品,整个日元经济圈的所有成员都丧失了防御力,任凭欧美两强掠夺。欧美两家谁也顾不上理睬对方,趴在“日元经济圈”的尸体上,狠狠地喝饱了血,吃够了肉。

这双份的红利,让双方都各自消停了几年。其间,它们平心静气,理顺、改革内部经济结构(如美国,在搞信息技术主导的“知识经济”),或者忙于自身组织的扩张(如欧洲,在准备欧盟的扩大和迫在眉睫的欧元区建设)。

恰如同亚马逊森蚺,在吞噬短吻鳄后,需要静养很长时间,慢慢消化吃下去的血肉。半年内,森蚺就不必再进食。

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末,红利已经吃完,“森蚺”需要再次寻觅猎物和牺牲品。

美欧环顾四周,发现这个星球上,大国(日本、巴西、阿根廷、俄罗斯)都被吸干了血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已经没有了吸血的价值。唯一的牺牲对象,只有对方。

于是两强难免恶战一场。

欧洲实力弱,于是取守势:1999年元旦,建立欧元区,企图通过加强欧洲自身的经济整合,增强在角逐中的实力。

然而,美国通过利用欧洲急于驱逐俄罗斯在巴尔干势力的心理,以北约的名义,在欧洲心脏点燃了“火药桶”。欧元区顿时受到重创:资金大量外流,流入了最后一个“安全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