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结束的与不可结束的分析》(Analysis Terminable and Interminable,S.E.23)中,包含了弗洛伊德对自我的最后结论,他如此假设:“……自我具有最初与天生的区分性特质,这是重要的”。多年来我保持着这个观点,并且在我的《儿童精神分析》(1932)一书中提到:自我在生命一开始就运作了,而其最早的活动包括应对焦虑的防御,以及使用投射与内射的过程。在该书中,我也提出自我最初忍受焦虑的能力,是由它本来的强度所决定的,也就是说由先天因素所决定。我曾一再地表达这一观点,即自我从最早期与外在世界的接触中,建立了客体关系。最近,我又将朝向整合的冲动界定为自我的另一个原初功能。[1]
我现在要来探讨本能——特别是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的挣扎——在自我的这些功能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弗洛伊德对生本能与死本能的概念中,存在这样的看法:作为所有本能汇聚之处的本我,从一开始就运作着。我完全同意这个概念,不过我和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在于我提出的假设:引发焦虑的首要原因是对灭绝(死亡)的恐惧,而它们源自死本能的内在运作。在生本能与死本能之间的挣扎,源自本我的同时也涉及自我。最初对于被灭绝的恐惧迫使自我采取行动,因而产生了最初的防御。这些自我获得的终极来源是生本能的运作。自我朝向整合与组织化的冲动,清晰地显示了它是生本能的衍生物,如弗洛伊德所言:“生本能的主要目的是统合(uniting)与联结(binding)”。[2]与朝向整合的冲动对抗,而且与其交替运作的是分裂过程,它与内射和投射一起代表了某些最根本的早期机制。这些都在生本能的刺激推动下,从一开始就被迫成为防御的作用。
在此需要思考另一个来自本能冲动对原初自我功能的贡献。和我关于婴儿早期的概念一致的是:源于本能的幻想活动,用苏珊·艾萨克斯的话说,是本能在心理的必然结果。我相信幻想从最初就开始运作了,如同本能一样,而且它们是生本能和死本能活动的心理表现。幻想活动构成了内射与投射机制的基础,这些机制让自我能够进行上述的一个基本功能,也就是建立客体关系。通过投射将力比多与攻击性转向外界,并将客体浸透于其中,于是婴儿的最初客体关系发生了。我认为,这个过程是促成客体贯注的基础。由于内射的过程,这个最初客体同时也被纳入自体中。从一开始,外在客体和内在客体的关系就是互动的。在这些我称为“内化的客体”中,最早的是一个部分客体,即母亲的**。从我的经验来看,即使用奶瓶喂养婴儿,这一点仍然是成立的。不过,我若是在此讨论这些象征性等同(symbolic equation)借以发生的过程,就离题太远了。**很快被附加上其他的母性,成为一个内化的客体,强烈地影响着自我的发展。随着与完整客体的关系发展,父母以及其他家族成员被内射为好人或坏人,所依据的是婴儿不断变化的感觉、幻想以及经验;于是充满好、坏客体的世界于内在被建立起来。这个内在世界不仅是内在富足与稳定的资源,也是内在迫害的来源。在最早的3-4个月期间,被害焦虑盛行并对自我施压,严酷地考验自我承受焦虑的能力。这种被害焦虑有时候会弱化自我,有时候则具有推动自我朝向整合与智力成长的作用。在4-6个月之间,婴儿需要保存所爱的内在客体,而这个需要受到他自己的攻击冲动所威胁,再加上随之而来的抑郁、焦虑与罪疚感再次对自我造成加倍的影响:它们可能具有征服自我的威胁性,也可能激发自我朝向修复与升华。通过这些我只能再次稍加一提的各种不同方式,自我受到其与内在客体关系的攻击与滋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