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是,在更早的阶段,这个孩子对破碎的东西就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例如在约8个月大时,当他摔碎一个玻璃杯(还有一次也是一个杯子)时,他哭了起来。不久后,他会因为看到破碎的东西而非常困扰,不论是谁弄碎的,以致母亲必须将它们移出他的视线。
他在这些事件上所感到的痛苦,显示了被害焦虑与抑郁焦虑的存在。如果我们将他8个月大时的行为与这件后来发生的发声陀螺事件联系起来的话,这一点就很清楚了。我的结论是:奶瓶与发声陀螺都象征性地代表了母亲的**(我们必须记得,他在10个月大时对待发声陀螺的行为就像在9个月大时对待奶瓶的行为一样),当发声陀螺分裂为两半时,对他来说意味着母亲**与身体的破坏,这就可以解释他对弄坏发声陀螺的焦虑、罪疚感及哀伤情绪。
我已将破裂的玩具与破碎的杯子和奶瓶联系了起来,但是有一个更早期的关联需要一提。正如我们已知的,有时候孩子会对玩具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并且用非常个人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愤怒。我想提出的是:他在稍后阶段被观察到的焦虑与罪疚感,都可以追溯到他对玩具所表达的攻击上,特别是当无法取得这些玩具的时候。而其与母亲**的关系,还有一个更早的联系,那就是这个**未能满足他就被撤回了。因此,对于破碎的杯子或是玻璃杯的焦虑是罪疚感的表现,而此罪疚感关乎的是他首先针对母亲**的愤怒与破坏冲动。因此,这个孩子借由象征形成将他的兴趣移置(displace)到了一系列的客体上,[23]从**到玩具:奶瓶——玻璃杯——杯子——发声陀螺,并将人际关系与情绪,例如愤怒、怨恨、被害焦虑与抑郁焦虑以及罪疚感转移到了这些客体上。
在前文中我描述了孩子与陌生人有关的焦虑,并且通过那个例子来说明母亲的形象(在此是祖母的形象)分裂为“好”母亲与“坏”母亲;对“坏”母亲的恐惧及对“好”母亲的爱是非常明显的,这些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人际关系中。我认为,关系的这两个层面参与了他对破碎事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