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嫉羡与感恩

第32章 论认同(1955)(1)

字体:16+-

引言

在《哀悼与忧郁症》[1]一文中,弗洛伊德(1917)说明了认同与内射之间的内在联系。他后来发现的超我[2](他认为超我形成的原因是内射并认同父亲)使人们认识到:认同作为内射的结果,是正常发展的一部分。从这个发现之后,内射与认同就在精神分析的思考与研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在进入本文的实际主题之前,我认为概括我在这个主题上的主要结论会有所帮助。超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婴儿期最早阶段的内射;原初内化客体形成了复杂的认同过程的基础;由出生经验引起的被害焦虑是焦虑的最初形式,很快,抑郁焦虑随之发生;内射与投射从出生起就开始运作,并且不断互动。这样的互动既建立了内在世界,又塑造了外在现实的样子。内在世界包含许多客体(首先是母亲),它们从各个层面在情绪情境中被内化。这些被内化的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自我的关系(当被害焦虑占主导时),常常主要被经验为带有敌意的和危险的;而当婴儿得到满足且快乐的感觉占优势时,它们则被感觉是关爱的和好的。这个内在世界可以用内在的关系和事件来加以描述,它是婴儿自身的冲动、情绪与潜意识幻想的产物。当然,它也受到外在因素带来的好的和坏的经验的深刻的影响。[3]但是同时,内在世界也影响着他对外在世界的感知,这对他的发展同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母亲(首先是她的**)是婴儿的内射与外射过程的原初客体。爱与恨从一开始就被投射到她身上,同时她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原始情绪一起被内化,因此婴儿感到存在一个好的和一个坏的母亲(**)。母亲及其**被贯注得越多(贯注的程度由内在与外在因素共同决定,其中与生俱来的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内化的好**(内在好客体的原形)就越能在婴儿的心中稳固地建立起来。这一点反过来又影响到投射的性质与强度,特别是它决定了在投射中占优势的是爱的感觉还是破坏的冲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