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我的文章《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中提到:将自体投射的部分再内射的过程,包括将已被投射的客体的一部分内化的过程——病人可能感觉这部分客体是有敌意的和危险的,也是最不希望再内射的。另外,自体的一部分的投射,包括了内在客体的投射,这些也被再内射进来。这些都会影响到,在个体心中自体被投射的部分能够在它们所侵入的客体中保持多少的强度。我现在要对问题的这个方面提出看法,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
(三)我已经指出,在故事中,法比安屈服于魔鬼,并认同于他。虽然法比安在这之前就似乎缺乏爱和关怀的能力,但当他追随了魔鬼的引导,他就立刻完全被残忍无情所左右。这意味着,在认同魔鬼的同时,法比安完全屈服于自体的贪婪、无所不能和破坏性的部分。当法比安将自己转变为普加之后,它保留了某些自己的态度,特别是对他进入的那个人的批评。他害怕在普加内部会完全失去自己,这都是因为他保留了一些法比安的进取心,而使它能够进行下一次转换。不过,他将自己转换为杀人者艾斯梅纳德时,几乎完全失去了它原来的自体。然而由于魔鬼(我们认定它也是法比安的一部分,在此是他的超我)警告并帮助他逃离了杀人者,我们应该可以得出结论:法比安并未完全陷入并消失在艾斯梅纳德之中。[25]
弗格森的情况则不同。在这个转换中,原来的法比安表现得更为活跃。法比安对弗格森有非常多的批评。而且正是这种在弗格森内部保持其自体的更大的能力使他能够逐渐与其枯竭的自我重聚,并且再次成为他自己。一般来说,我认为对于客体关系的发展而言,个体所感觉到的其自我潜入(通过内射或投射)他所认同的客体的程度,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这一点也决定了自我的强韧或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