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嫉羡与感恩

第38章 论认同(1955)(7)

字体:16+-

如果考虑到作者将法比安描写为一个焦躁不安、没有快乐、充满怨愤的人,人们会期待他的死亡应该是痛苦的,而且会产生我刚刚提到的被害焦虑。然而,故事的发展并不是这样,因为法比安死得快乐平和。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结局,任何解释都只能是试探性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作者最佳的解决办法。但是,与本文中我对法比安的经验的解读相一致,我想这样来解释这个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它向我们展示了法比安的两个方面。在转换开始以前,我们遇见的是成年的法比安;在转换过程中,我们遇见了,我相信是,他早期发展所特有的情绪、被害焦虑和抑郁焦虑。然而他在儿时未曾克服这些焦虑并达成整合,在小说所涉及的三天内,他成功地穿越了情绪经验的世界。在我看来,这就修通了偏执——分裂心理位置及抑郁心理位置。由于克服了婴儿期最根本的精神病性质的焦虑,对于整合的内在需要就完全显现了出来。他在达到整合的同时,也获得了好的客体关系,从而修复了他生命中错失的部分。

注释:

[1]亚伯拉罕关于忧郁症的著作在这方面也极为重要:最早是《关于躁郁精神病与相关病情的精神分析研究与治疗的评论》(Notes on the Psycho-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Manic-Depressive Insanity and Allied Conditions,1911)与《力比多发展简论》(1924).

[2]《自我与本我》(1923).

[3]其中,从生命刚开始,母亲的态度就是最为重要的,而且在儿童的发展上一直是主要的因素。例如,参见《精神分析的发展》(克莱因等人,1952)。

[4]从两种本能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是:在生死本能之间的斗争中,生本能是否占优势。

[5]在这方面,我参考的是赫尔伯特·罗森菲尔德(Herbert Rosenfeld)的论文:《对一例带有人格解体的精神分裂状态的分析》(1947)、《对于男同性恋与妄想症、妄想性焦虑及自恋的关系的评论》(Remarks on the Relation of Male Homosexuality to Paranoia,Paranoid Anxiety,and Narcissism,1949)及《关于慢性精神分裂症中意识混乱状态的病理学评论》(1950)。这些论文都和这里讨论的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