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嫉羡与感恩

第48章 嫉羡与感恩(1957)(10)

字体:16+-

同样,正如在婴儿期被喂食和被爱这种重复的快乐经验,对于安全地建立好客体是有帮助的,所以在分析期间,重复经验到有效、真实的解释,可以使分析师(回溯性的原初客体)被建立为好客体的形象。

这些改变都积累成人格的一种丰富性。随着怨恨、嫉羡和破坏一起,自体失去的其他重要部分也在分析过程中再度获得。感觉自己是一个更完整的人、获得对自己的控制感,以及大体上与世界的关系有一种更深层的安全感,这些也带来不少的释放。在《某些分裂机制》(Some Schizoid Mechanisms)一文中,我曾经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受的痛苦是最强烈的,因为感觉是被分裂成碎片。因为其焦虑的表现和神经症患者不同,所以这些痛苦被低估了。即使我们处理的不是精神病,而是分析那些整合受到干扰及对自己和他人觉得不确定的人,他们也经验到同样的焦虑。而当达成更完全的整合时,这些相似的焦虑就会得到释放。在我看来,完全且永久的整合是永远不可能,因为在外部和内部来源的紧张压力下,即使是整合良好的人,也会被驱往更强烈的分裂过程,虽然这也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时期。

在《论认同》一文中,我提出不应该由碎裂主导早期分裂过程,这对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非常重要。我写道:“容纳未受伤的**和**的感觉(虽然并存着**被吞噬为碎片的潜意识幻想)造成了这样的影响:分裂和投射主要并未涉及人格的碎裂部分,而是自体更凝聚的部分。这意味着自我没有暴露在因为碎裂而发生的致命弱化下,并且因此变得更能抵消分裂的效果,并在它与客体的关系中更能达到整合和合成。”[49]

我相信这种重新获得人格中分裂部分的能力,是正常发展的前提。这意味着在抑郁心理位置期间,分裂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冲动和潜意识幻想的压抑,并逐渐取得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