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嫉羡与感恩

第72章 附录二:恩斯特·琼斯对梅兰妮·克莱因作品之前版本的介绍

字体:16+-

《精神分析论文(1921-1945)》简介(1948)

20多年前,我首次邀请梅兰妮·克莱因开设一门讲座课程,接着她定居伦敦,我知道我正在为英国精神分析学会注入极宝贵的新鲜血液。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个简单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1]直到当时和之后不久,我们的学会都是和谐合作的典范。有一段时间,克莱因女士吸引了很多忠实的听众并引起了极大的兴趣。我愿意相信,借着我的一点帮助——我施加的影响明显对她有利,她也许很快就能赢得拥护者和忠实的追随者。然而,不久就开始有指责的声音,认为她言辞激烈的观点“走得太远”了。而我却认为她只是走得太快了。倒不是说起初在她这些观点和工作方法中很容易找到激进的新事物,而是她对问题的探究异常严谨且一贯不顾后果。这最初令学会中一些成员不安,后来逐渐发展成强烈的反对。而其他拥护她工作的成员则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狂热,难以接受这些反对意见。逐渐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派别,他们之间吵闹争执,而学会里那些更冷静的成员原本对科学进行更安静的探索,很容易受到吵闹的干扰。

英国学会的分裂将在其他所有精神分析学会中重演。现在我毫不怀疑这一点。而因为没有同事直接接触过克莱因女士的工作,她一定预料到大多数人会提出反对的批评。在英国的这场风暴,因为维也纳同事的到来而愈演愈烈,这些同事基本上不可能在他们的家乡生活了。他们加入了反方批评阵营,认为克莱因女士的结论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不仅有分歧,而且互不相容。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极其夸张。并不是说它在任何事件中都应该是决定性的考量因素,如果经验证明她的结论更接近真相呢?我对弗洛伊德天赋的钦佩之情不比任何人少,但有几次我都毫不犹豫地提出理由,认为他的某些推论并不完美。然而,我们已经习惯性地认为,并且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许多分析师,例如阿德勒(Adler)、荣格(Jung)、史塔克(Stekel)和兰克(Rank),都是受到主观动机的影响——一种内在阻抗的合理化,而不是由于更深刻的洞察。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将克莱因女士归入此类分析家,似乎还算合乎情理,当然也更容易。然而,如果精神分析还要继续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显而易见,既然弗洛伊德势如破竹的推动力已不复存在,对他的突破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