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儿童不喜欢所有互动频繁的游戏,也缺乏灵敏的反应,这预示着他们以后会不喜欢运动,也通常预示着小孩哪里出问题了,这个征兆很值得关注。
在很多案例中,无法尽情玩游戏通常会在以后抑制学习。也有一些案例中,儿童虽然无法让自己敞开玩游戏,却能在学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结果后来却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大多是强迫性的,有些儿童后来还在学习上遭遇严重的瓶颈,感觉到了极限,这些在青春期时尤其明显。
学习上的抑制就如无法尽情玩游戏一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强度和多种不同的形式,比如天性懒惰、缺乏兴趣、特别不喜欢某些科目或者养成了拒做家庭作业的怪癖等,后来也仅仅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在最后一刻做作业。这种学习上的局限性通常也是将来各种职场问题的基础。也就是说,职场上的抑制常可在儿童无法尽情玩游戏中看出点苗头。
我在论文《一个儿童的发展》[114](1921)中指出,儿童是否对性启蒙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判断他们是否有问题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儿童回避这方面的任何问题(这种回避通常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个劲地问这方面的问题,或者跟这种强迫行为轮流出现),这个征兆通常预示着他们在求知本能上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障碍。众所周知,儿童会不厌其烦地问问题,这种状态发展下去通常会造成成人的沉思狂躁症(brooding mania),一般跟神经障碍有关系。
儿童出现忧郁倾向、容易摔倒、习惯敲打自己或自我伤害都是各种恐惧和罪疚感的表现形式。儿童分析使我确信,这种反复出现的小事故——偶尔比较严重——只不过是更为严重的自我摧残和伤害的替代品,它们表征着各种不高明手段下的自杀企图。很多儿童,尤其是男性儿童都会对疼痛过度敏感,但取而代之的是,他们通常会在很小的时候夸张地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然而这种满不在乎只不过是一种防御或者掩饰焦虑的巧妙手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