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瓦罗·德·坎普斯是个好奇的人,他持相反的观点,与里卡多·雷斯截然不同。然而,他是卡埃罗的门徒,是一个感觉主义者,程度一点也不比后者低。他从卡埃罗那里接受的不是基本必要的东西和客观,而是可推断和主观,而这是他态度的一部分。卡埃罗一直坚持感觉就是一切,认为思想是一种病。通过感觉,卡埃罗感觉到了对万物的实际感觉,没有用个人的思想、感情或任何其他的灵魂归属来为万物增添任何一个元素。对于坎普斯来说,感觉就是一切,但感觉到的不是万物的本来面目,而是感觉中的万物。因此,他主观地去感觉,他用尽所有努力,不是在他内心之中形成对万物本来面目的感觉,而是对万物的各种感觉,甚至是对同一件事物的各种感觉。去感觉就是一切:那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很合理了,即最好通过各种方式去感觉各种事物,或者说,正如阿尔瓦罗·德·坎普斯对自己所说:“用一切方式感觉一切事物。”于是,他让他自己像感觉国家那样感觉城镇,像感觉不正常那样感觉正常,像感觉好一样感觉坏,像感觉健康那样感觉病态。他感觉他永远都不会有疑问。对于感觉,他是一个不守原则的孩子。卡埃罗有一条原则:必须感觉事物的本来面目。里卡多·雷斯有另一个原则:必须去感觉事物,不仅要感觉它们的本来面目,还要符合某些理想的古典方式和原则。对阿尔瓦罗·德·坎普斯来说,只要去感觉事物就可以了。
但是,显而易见,这同一个理论截然不同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卡埃罗只有真诚这一个道德准则。里卡多·雷斯拥有异教的道德规范,一半是享乐主义者,一半是禁欲主义者,但他的明确道德规范赋予他的诗以崇高品质,而暂且不谈卡埃罗的导师身份,虽然他的天赋更高,却不能获得这样的崇高品质。在阿尔瓦罗·德·坎普斯身上,找不到一点道德规范的影子;即便他没有主动做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也是与道德扯不上任何关系,因为根据他的理论,他自然应该去爱更强大的感觉,而不是去爱脆弱的感觉,而强大的感觉起码是自私的,偶尔这感觉里还包含残忍和欲望。因此,阿尔瓦罗·德·坎普斯是他们三个中最像惠特曼的。可他没有惠特曼的同志情谊:他永远远离人群,当他感觉和他们在一起,很显然他要取悦他自己,给予他自己残酷的感觉。让一个八岁的孩子道德败坏这个想法绝对会讨他喜欢(《颂歌二》到结尾)《凯旋颂歌》,因为这个想法……使得两个非常强大的感觉得到了满足,即残酷和欲望。对于卡埃罗,最有可能被称为不道德的地方在于他不在乎人类的疾苦,病人的存在很有意思,因为这是一个事实。里卡多·雷斯就不会如此。他住在他自己的心里,拥有异教信仰和悲伤的享乐主义,不过他的态度之一恰恰是不去伤害任何人。他不在乎别人的任何事,甚至不会对别人的痛苦或存在感兴趣。他是个道德的人,因为他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