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从唐的华丽奔放,到宋、元的沉静内敛,再到明代,茶席已经发展到精致隽永、精益求精的阶段。
翻开中国茶的历史,虽不见茶席之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茶席的不曾存在。晋代文学家左思的《娇女诗》:“止为茶舛据,吹嘘对鼎立。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左思的两个女儿纨素和惠芳,吹火煮茶的生动可爱画面,跃然诗中。左思描写的是居家日常煮茶,这说明晋代的茶席,已经初具形式。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真正意义上的茶席出现,应该在陆羽的《茶经》问世前后,陆羽《茶经》的影响以及对茶席的规范,把唐人从茶的药用、羮饮时代,带入了品茶清饮的新境界。
十章《茶经》,七千余言中,陆羽详尽提出了茶汤的审美,如:“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若绿钱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在茶具方面,提出了“青瓷益茶”的理念。规范了茶席的形制,如“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座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因地制宜,灵活提出了茶席可繁可简的条件,如:“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若瞰泉临涧,则水方、涤方、漉水囊废。”等等。但在正式茶席上,一件也不允许省略,如:“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
茶席、茶会里的挂画,最早起源于《茶经·十之图》的要求:“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唐代的悬挂内容,主要是《茶经》的文字,或者是一些关于茶的知识,演变至宋代,挂画改以诗、词、字、画的卷轴为主。
到了宋元,宋徽宗在《大观茶论》里提出了茶盏的审美:“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宋代斗茶,以白为贵,故选择对比性强的的黑色,来衬托茶的白色。壁厚的茶盏,保温性能好,故可使茶的香气保持久长等等,这些经验和观点,对于今天茶席器具的选择,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