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历史研究法

第11章 说史料(4)

字体:16+-

自来谈石刻者,每盛称其大有造于考史。虽然,吾不敢遽为此夸大之词也。中国石刻,除规模宏大之石经外,造像经幢居十之五,铭墓文居十之四。造像经幢中文字,无关考史,不待问也。铭墓文之价值,其有以愈于彼者又几何?金石家每刺取某碑志中述某人爵里年代及其他小事迹与史中本传相出入者,诧为环宝,殊不知此等薄物细故,在史传中已嫌其赘;今更补苴罅漏,为“点鬼簿”作“校勘记”,吾侪光阴,恐不应如是其贱。是故从石刻中求史料,吾认为所得甚微。其中确有价值者:例如唐建中二年(西七八一)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为基督教初入中国唯一之掌故;且下段附有叙里亚文,尤为全世界所罕见。(《景教碑》今在长安碑林。其原文,自《金石萃编》以下,诸家书多全录。前人或疑为波斯教、回回教等,今则景教确为基督教,已成学界定论。今人钱恂《归潜记》有跋一篇,考证最精确。)如元至正八年刻于居庸关之佛经,书以蒙古,畏兀,女真,梵,汉五体;祥符大相国寺中,有元至元三年圣旨碑,书以蒙古,畏兀,汉字,三体;元至正八年之《莫高窟造像记》,其首行有书六体:异族文字,得借此以永其传。(居庸关有一地如城门洞者(行人必经之路),圆顶及两壁,满雕佛像,椠工精绝。间以佛经,用五体字;学者考定汉字以外,则一蒙古,二畏兀,三女真,四梵也。畏兀亦名畏吾,即唐之回鹘。此刻盖元时物,今完好无损。莫高窟有六体字,摹录如下。其何体属何族,则吾未能辨也。)如唐长庆间(八二一至八二四)之《唐蕃会盟碑》,将盟约原文,刻两国文字,可以见当时条约格式及其他史实。(《唐蕃会盟碑》,吾未见拓本;今人罗振玉《西陲石刻录》有其全文。碑阳刻汉文,碑阴刻唐古忒文,两文合壁皆盟约正文也。两侧则刻两国莅盟人之官衔姓名。此刻石文中之最特别者。)如开封挑筋教人所立寺,有明正德六年(西一五一一)佚碑,可证犹太人及犹太教入中国之久。(开封之挑筋教寺,据钱恂《归潜记引》清同治五年英人某报告,称寺中有两碑,言寺创设于宋隆兴二年(一一六四)改筑于明成化四年(一四六九)。今碑已佚矣。清《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二十九记此事,犹云“地有犹太碑、碑文附后”;然今洪书无碑,殆刊时失之。此孤征之史料,恐从此湮灭矣。)诸如此类,良可珍贵。大抵碑版之在四裔者,其有助于考史最宏:如东部之《丸都纪功刻石》(魏正始间),《新罗真兴王定界碑》(陈光大二年),《平百济碑》(唐显庆三年),《刘仁愿纪功碑》(唐麟德龙翔间)等;西部之《裘岑纪功刻石》(汉永和二年),《沙南侯获刻石》(汉永和五年),《刘平国作关城颂》(无年月),《姜行本纪功颂》(唐贞观十四年),《索勋纪德碑》(唐景德元年)等;北部之《苾伽可汗碑》(唐开元二十三年),《阙特勤碑》(唐开元二十年),《九姓回鹘可汗碑》(无年月,亦唐刻)等;南部之《爨宝子碑》(晋大亨四年),《爨龙颜碑》(刘宋大明二年),《平蛮颂》(唐大历十二年),《大理石城碑》,(宋开宝五年)等;皆迹存片石,价重连城。(各碑录文,多见清王昶《金石萃编》,陆耀遹《金石续编》。惟《丸都纪功》乃新出土者;《苾伽可汗》,《九姓回鹘》乃俄人以影本送致总理衙门者;诸家皆未著录。)何则?边裔之事,关于我族与他族之交涉者甚钜;然旧史语焉不详,非借助石刻,而此种史料遂湮也。至如内地一般铭窆之文,苟冢中人而无足重轻者,吾何必知其事迹?其人如为历史上重要人物,则史既已有传,而碑志辞多溢美,或反不足信,是故其裨于史料者乃甚希也。研究普通碑版,与其从长篇墓铭中考证事迹,毋宁注意于常人所认为无足重轻之文,与夫文中无足重轻之字句。例如观西汉之《赵王上寿鲁王泮池》两刻石之年号,而知当时诸侯王在所封国内各自纪年。(此两石实汉石最古者,录文见《金石萃编》。)观汉碑阴所纪捐钱数,而略推当时之工价物价。(汉碑纪此者,有《礼器》、《仓颉庙》、《成阳灵台》、《鲁峻》、《尧庙》、《曹全》、《张迁》等碑。)此所谓无足重轻之字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