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儒言经文错简者,起于刘向之校《尚书》(见《汉书·艺文志》),犹有古文可据也。疑经文脱简者,始于郑玄之注《玉藻》(见《礼记注》),然尤不敢移其次第也。至北宋以后,始各以己意改古书。有所不通,辄言错简,六经几无完本。余波所渐,遂及丛林。于是《六祖坛经》,有言其错简者,则移其次第;有言其脱简者,则以他书补入。余以正德旧刻本校之,其窜乱之迹,尚未尽泯也。大凡古书之传于今者类如此,不独《坛经》为然。而余又考《坛经》之所传述者,即释迦佛在灵山会上付与初祖大迦叶之正法眼藏也。由初祖传至二十八祖达磨大师,始来中国,是为东土初祖。又传五代至弘忍大师,凡三十有二祖,皆密密相传,以一传一,余人不能得其法。自忍大师传法于六祖,六祖遂广传其法于天下。其门人又详叙之而为《坛经》,即今之所传者是也。其渊源远有端绪如此。
余独怪《坛经》为宗门切要之书,自唐以来千二百余年间,未见有人为之注者,何也?岂视为浅近易晓,人人可以尽解耶?抑道在心悟,不在文字,我宗门下客,不必求知求解耶?夫以指指月,指本非月;非马喻马,马非非马。指与非马,犹之文字,借指可以见月,借非马可以明马;犹之借文字可以通经义,通经义可以明心见性。故文字为传道之器,得道则其器可投;文字如渡海之筏,到岸则其筏可舍。若未到岸、未得道之时,文字究不可以不求甚解。此《坛经》之所以不可无笺注也。虽然,注书之难,自古言之。汉儒注经,必引会数经,勘契密合,而后下笔。不第时代近古,多得遗闻而已。魏晋以降,儒者不遵师说,意主穿凿附会,汉学于是浸废矣。其后如杜征南之注《左氏传》,颜秘书之注《两汉书》,虽瞻博绝世,犹有摘其舛驳者。徐无党注《五代史》,寥寥数语,其于大义,毫无补益勿论矣。惟裴松之之注《三国志》,刘孝标之注《世说新语》,郦道元之注《水经》,皆能补原书所不载,其辞又雅驯,颇见魏晋风轨。李善之注《文选》,止引经史,不释述作意义,东坡尝称之,而诋五臣注为荒陋。凡此皆可为笺注家之鉴戒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