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第3章 导论(3)

字体:16+-

诚然,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从心理学角度证实了达尔文的观点,即指出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已产生于人的机体内部”,有其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以新视角提出具有辩证成分的本能二分法,关注人性、关注人的本能与人的发展、关注人的本能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总的来说,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是错误的。其一,弗洛伊德的生死观是否定人的生命价值、宣扬生不如死的一种性恶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死的本能是生的归宿,人们应争取达到超脱生死的“涅盘”境界。其二,他还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诸如侵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他认为,死的本能主要表现为求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的时候,它是仇恨的动机,成为侵犯、破坏、征服的动力;当它向外侵犯受到挫折的时候,它往往退回到自我内部,成为自我谴责、自我惩罚、进行自杀、嫉妒敌手、反抗权威的动力。这样一来,他除了用生的本能说明人的创造活动的起动因外,还用死的本能解释侵略、破坏等社会现象的推动力。似乎什么外边要杀、里边要死,这种生死搏斗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动因和一切侵略的根源。显然,这种用生物学和心理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就陷入了唯心史观的境地。

(三)性欲学说

以泛性论为基础的人格发展阶段说是弗洛伊德学说极端重要的内容,也是它区别于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标志。

关于性本能的作用问题,达尔文早就指出,在人类的起源中,自然选择起了主导的作用,其中性选择具有特殊的意义。弗洛伊德进一步发挥了进化论的生物学观点,宣称性本能被压抑不仅是产生神经症的主要原因,而且还是形成人格、创造社会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动力。

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他把人的一切行为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均涂上了性的色彩。当然,他所谓的性是广义的。在他看来,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力,常驱使人去寻求快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力比多”(libido)。本来,力比多是心身的能,但在他的著作中常以“性力”代以“心能”。因此,泛性论是弗洛伊德思想体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