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我们必定会以为焦虑对于生存来说,实在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只有对恐惧的情境做更为详细的分析之后,才有可能对这个问题有更为深刻的了解。首先要注意的是对于危险情况的“准备”,那时知觉比较敏感,而且肌肉也较紧张。这种事先的准备,对生存显然是十分有利的;如果没有这种准备,或许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其次要注意的是,一方面肌肉的活动大多表现为逃避,高一级的则是防御动作;另一方面没有我们所谓的焦虑或恐惧之感。如果恐惧之感的时间愈短,甚至短到一刹那只起信号作用,那么焦急的准备状态就愈容易过渡为行动状态,从而使整个事件的进行更有利于个体的安全。这样在我们所谓的焦虑中,似乎焦虑的准备(preparedness for anxiety)是有利的成分,而焦虑的产生则是有害的成分。
我们先不讨论焦虑、恐惧(fear)、惊悸(fright)等名词在习惯运用上是否有同样的意义。我认为焦虑是就情境来说的,它不管对象如何;而恐惧则关注于对象,至于惊悸则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即它强调由危险所产生的效果,这种危险突然而来,没有焦虑的准备。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人通过焦虑从惊悸中保护自己。
你们可能感到:“焦虑”一词的用法有某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于“焦虑”我们一般用它来指知觉危险时所引起的主观状态。我们通过观察到的“焦虑的产生”进入这种状态,并且我们将此称为某种情感。那么情感在动力的意义上是什么呢?它当然是很复杂的东西。首先情感包括特殊动作的神经支配或发泄;其次情感包含某些感觉,这些感觉有两种,即已发生的动作行为的知觉,和直接引起的快感或痛感,这种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觉赋予情感以主要的情调。但我并不认为我们的这种叙述已达到了情感的本质。对于某些情感来说,我们似乎可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且知道它们的复合结构的核心,是某种特殊的以往经验的重演。这种经验有着古老的起源,并带有一般的性质。它不是个体史中的所有物,而是物种史中的所有物。为了便于你们理解,我还可以说情感状态的构造和癔症的发作很相似,它们都是记忆的沉淀物。这样,癔症的发作可以比作一种新形成的个体的情感,而一种正常的情感可比作一种已成为遗传的一般的癔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