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并且在某些时候最明显的口误是人们把想要说的话说反了。当然,这里反映的不是音和相似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取而代之,我们可以依据这样的事实,即相反的词彼此之间有着较强的概念亲缘关系,并且彼此有特别密切的心理联想。这种情况的实例很多。例如,一位众议院议长在一次会议开始时说:“先生们,今天已达到法定人数,因此,我宣布散会。”
任何其他熟悉的联想也可能像相反的情况一样产生不快的结果,并且可能出现于不适当的场合。如,有一次,在赫尔姆霍茨(Helmholtz)的孩子和工业界领袖及发明家西门子(Siemens)的孩子结婚的宴会上,请著名生理学家杜·博瓦—雷蒙(Du Bois—Reymond)为新婚夫妇祝贺。他的演说词无疑是漂亮的,但在他结束时却说:“愿西门子和哈尔斯克(Siemens and Halske)百年好合。”原来,Siemens and Halske是一个旧公司的名称,柏林人全都熟悉它,正像伦敦人都熟悉“Crosse and blackwell”一样。
因此,在失误动作的起因中,我们不仅要注意音与音节的相似性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注意语词联想的影响。但这还不够,就一些实例来说,如果我们不将前面所说过的或想过的语句一并研究,就不可能解释口误。我们在此再涉及“后音”的例子,这种例子和梅林格尔所主张的一样,只是起源较远而已。我必须承认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对口误的理解和以往相比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
然而,我想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对这些口误的例子形成一种新的印象,并且进一步考虑这些印象可能是值得的。我们前面讨论的是通常引起口误的条件,和决定由口误产生的歪曲种类的影响。但我们至今还没有注意口误的结果。如果我们决定研究口误的结果,便会发现有些口误本身就有一定的意义。也就是说,口误的结果本身可被看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有内容和意义的陈述。前面我们谈的更多的是“失误动作(错误动作)”,现在看来似乎这种过失有时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动作,只是它代替了那些为人们所期望或想要实现的动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