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另一对对立状况的调查——本能的目的分别是看别人和展示自己(用性变态的说法,指窥视癖和**癖),我们就可发现更不同但却更简单的事实。我们同样可以像在上例中一样假设三个阶段:(1)“看”作为一种指向外在对象(extraneous object)的行为;(2)放弃外在对象,将窥视本能转向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于是,在转向被动的同时建立了新目的——被别人看;(3)引进新主体,展示自己以让他看。毫无疑问,主动目的再次先于被动目的,即先自己看再让别人看。但在施虐狂中却有很大的不同,在窥视本能的情形中,我们可以辨认出早于刚才所描述的第一阶段。窥视本能的活动起初是身体性欲(auto—erotic)的:它有对象,但这一对象是主体自体的一部分。只是到了后期,通过比较这一对象才为他人身体的一部分所替代——进入第一阶段。这一预阶段是非常有趣的,因为它是这一对对立状况的根源,其区别仅决定于在原始情形中哪一因素被改变了。
这种一开始便指向外在对象的预阶段在施虐狂中是不存在的,虽然对儿童力图控制自体的这一阶段的构建(construction)并非毫无理由。
必须注意的是,以上所涉及到的两种本能的例子,其从主动到被动的转化及转向自我本身事实上从未卷入本能冲动的全部能量。即便转化过程本身是强烈的,本能早期的主动方向在某种程度上与晚期的被动方向也是相伴而行的。关于窥视本能的唯一正确表述应当是,其发现阶段,其自体性欲阶段与预阶段以及最后的主动或被动形式,均是相伴共生的。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本能满足的机制之上而不是本能所导向的行为之上,那么,这一观点的真理性就变得清楚了。不过,从另一角度审视及表征这一事实也是许可的。我们可将每一种本能生活分为一种分离的连续性系列,在其存在的任何时段内,每一系列都具有同质性(homogeneous),系列间的关系可比拟为熔岩的相继喷发。然后我们便可将本能的初始喷发描述为一种不变形态而不向任何方面发展。但在此之后的下一波(wave)便有所变化了——比如由主动变被动,伴随着这一新的特征,后一波便加到了上一波之上,等等。这时候如果对本能冲动从起始态观察到某一限定点上,那么,我们所描述的连续波动必然会呈现出本能特定发展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