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既是现代化、现代文明的必然派生物和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和促成者。在中国传统社会和欧洲中世纪之前的漫长岁月中,虽然都存在不同形式的政治集团和“党”的雏形,但真正使“党”变成一种政治工具以及在国家决策过程中发挥中枢性的作用还是近代社会的事情。确切地说,是在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爱尔兰富有“热情奔放的想象力”的政治家柏克,比英国其他政治家都更早地看出政党在议会制政府中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地位。他坚定不疑地相信,任何严肃的政治家,必定具有他认为什么才是正确的公共政策的想法。如果他是负责任的,他必然公开宣布要把其政策付诸实施的意图,并寻求实施其政策的手段。他必然要同与他持相同观点的人一道行事,并且不让私人的考虑破坏他对共同观点的忠诚。这些人必然要联合成为一体,并且拒绝与同他们的政党赖以组成的原则不相容的团体结成同盟或接受其领导。因此,柏克为政治民主化操作中的政党政治提出的经典定义是:“政党是人们联合的团体,根据他们一致同意的某些特定原则,以其共同的努力增进国家的利益。”248显而易见,政党不是一个单纯的利益集团,而是具有某种政治目的的联合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日趋壮大,并最终成为社会统治的主导阶级。经18世纪的大变动,到了19世纪,政党政治,以及以政党政治为依托的代议制政府、议会政治,已成为西方先发国家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形式和手段,从而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也起过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普遍遵守的道德伦理高于个人的政治信仰,因此中国政治生活中虽然向来存在各种形式的政治集团,但中国人从理论上决不愿意承认这种既成事实,而总是将“结党”与“营私”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尚书·洪范》说:“无偏无党,王道****;无偏无党,王道平平。”似乎如果有了党,势必要影响政治统治的稳定性。因此,中国伦理最排斥的就是结党和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