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寻近代中国

爱国情结的文化透视

字体:16+-

现代化的真正实现有赖于能否确立稳定的秩序,而秩序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协调各个利益集团的冲突,使各利益集团在确认现代化共识的前提下进行有秩序的竞争;另一方面,各利益集团以及全体社会公众,为了国家和民族现代化的整体利益,既要充分利用对政府的监督权力,使政府的行为不至于超越秩序,或危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又要接受政府的指导与协调,使各利益集团及全体社会公众的行为也纳入秩序的轨道。简言之,为了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任何个人、任何利益集团、任何行为的责任者和担当者,都必须在秩序之内进行活动,而不应凌驾于秩序之上。

当然,和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秩序本身也是一种运动中的范畴。它既不可能凝固于某一点,同时,从实际运作程序看,它也不可能永远处于平衡状态。它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但平衡是根本目标,不平衡是为了重新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平衡的必然阶段,而不是社会成员的追求目标。

反观近代中国的全部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之所以步履维艰,裹足不前,或收效甚微,除却无数复杂的内外在因素和机遇的丧失之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恐怕还在于社会公众一直未能确立现代化根本目标下的秩序共识,遂使中国秩序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

中国秩序的失衡不始于五四,而是与中国现代化同时起步。早在19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酝酿之际,中国秩序的失衡即已显露征兆。早期洋务运动思想家和传统社会的改良主义者,困惑于中国进步与发展的阻力何以如此巨大的客观事实,便已试图从传统秩序的方面寻找内在原因。如果说龚自珍“无八百年不夷之天下,天下有万亿年不夷之道。然而十年而夷,五十年而夷,则以拘一祖之法,惮千夫之议,听其自堕,以俟踵兴者之改图尔”的说法307。依然是“药方之贩古时丹”308,企求发挥传统秩序的调节功能,挽救社会危机的话,那么,魏源提出的“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师夷之长技之制夷”以及“款夷”的主张等,在客观上势必引发对旧秩序合理性的怀疑。他说:“天下事,人情所不便者变可复,人情所群便者变则不可复。江河百源,一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归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是以忠、质、文异尚,子、丑、寅异建,五帝不袭礼,三王不沿乐,况郡县之世而谈封建,阡陌之士而谈井田,笞杖之世而谈肉刑哉!礼,时为大,顺次之,体次之,宜次之。”309这实际上是要求改变中国旧有的社会秩序以合乎变化了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