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扎西拉姆·多多游行人间三部曲

寻何而去

字体:16+-

即将西行,来者问我:“你希望从这一次行走中得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我想了好久,说:“没有。”

来者似乎对我的答案不太满意,继续引导:“用这么长的时间走这么远的路,总是希望收获些什么吧?”我说:“嗯,这个……走出去了,就知道会获得什么了,坐在这里想是想不到的。”

来者沮丧地换了一个话题:“那为了这次行走,你要放弃些什么?”

我说:“一无所有的人谈什么放弃呢?”

来者颓然,我开始暗想:奇怪,为什么每个人都在关心得与失的问题?他们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是不是都想得特透彻才决定的呢?不思考这个问题,是不是对这次行走太不重视了?于是我开始想象玄奘当年的心情。

贞观三年,那一年玄奘和我此时同岁,据说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法。那时候的玄奘已经“游学于洛阳、长安、成都及江南各地,求教于名僧,执经问”。他很快就在佛学界崭露头角,声名鹊起,有“佛门千里驹”之誉。去国西行,他要放弃的,至少比今天的我多。问一声古德呵,你去,你舍什么而去?你行,你求什么而行?许久许久,有一个声音穿越历史的重门,自那高处沉沉俯向我:

那一年长安的月光清冽,夜夜凉如水,可清凉不了群生的恼热啊,清凉不了。

那一隅有佛陀的话语自书页上剥落,那是凝固的论典,不是真理啊,不是。

真理应是那明明灵灵的生命,生命应是那行行进进中的凛然。

于是我走了,舍浮名,求真经。

但是我的走中有不舍,不舍在生死中流浪的有情,固执不舍。

而我的求中有不执,不执文字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我合掌,送别那渺然天音。如果再有人来问我希望从这一次行走中得到什么,我想我终于可以回答:我想得到生命本身要给予我的答案。如果有人来问我为了这次行走需要放弃什么,我会说:放弃我的懦弱吧,勇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