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些卓越的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无条件支持,但可悲的事实是许多教室并不是为此而设立,或者说并没有推崇前一章所阐述的养育原则。学校环境通常凸显在其惩罚和奖励手段的多样化,详尽的行为管理体系,“奖赏”服从、“惩罚”反抗,这些都不会帮助孩子成长为关心他人的社会一分子,或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者,或批判性的思考者,只会将孩子训练得唯命是从。最糟糕的学校里,鼓励学习在“强制秩序”面前退居二线。这些学习环境对于孩子以及其他人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解释说他们一直在努力创造与孩子“并肩协作”的家庭生活,但某一天却突然意识到他们每天早上都是将孩子送往“实施手段”的学校。(当然,我还听到有些倍感困扰的教师描述相反的镜像情况:“为共同解决问题,我们召开有民主精神的班会,之后孩子回到家里接受‘表现记录图’和‘暂停’的操控。”)显然,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彼此积极支持各自的努力,那么一定会最大化地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好人。
首先请家长注意:警惕孩子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
● 学校的主要教学宗旨是“满足孩子的需要”,还是“得到孩子的顺从”?
● 学校将孩子令人烦恼的行为看做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应该受惩罚的犯规”?
● 老师将他们的工作视为“帮助学生学习做正确决定”,还是坚称“一切决定老师做”?
● 学生被鼓励“与他人合作”,还是倾向于“大多数家庭作业都由自己完成(或者甚至与同学比赛完成)”?
● 如果你进入这所学校或坐在教室里,你会感受到无条件的认可吗?你想在那里上学吗?
如果你不喜欢在那里的所见所闻,那么就需要动用你所有的外交手腕邀请孩子的老师反思其教学行为,你可以提出长期目标的问题,毕竟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通常会认可同类目标,他们想让学生富有责任感、关心他人、富有道德感、好奇心强、活到老学到老,等等。你可以与老师分享你所关注的目标,然后和缓地提出兴许有更好的办法达到这些目标,而非传统的训育手段,因为后者很少会帮助孩子成长为富有责任心的决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