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分析》是梅兰妮·克莱因早期研究成果中的巅峰之作。最重要的是,它是儿童分析方面的优秀著作。这本书描述了梅兰妮·克莱因在心理分析中的游戏策略,这是她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柏林率先开创出来的一种策略,而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胡贺慕斯博士(《儿童分析策略,1921》)及安娜·弗洛伊德(《儿童分析策略的入门》,1927)创立了另一种发展路线。梅兰妮·克莱因在《儿童分析专题论文集》(1927)中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并在《儿童分析中的游玩策略》(1955)中介绍了这个策略的早期历史。
梅兰妮·克莱因从未改变她在《儿童精神分析》中奠定的技术原理,这个原理也一直是她儿童分析工作的基础。那个时候,她已经针对个体心理机能形成了自有特色的普通概念。她认为,自我形成了一个内化形象的内在世界,并通过投射和内射的过程与真实客体发生互动。由于它对客体的施虐特质,自我受到了焦虑的困扰。它早期的主要任务就在于成功克服焦虑。这个时候的焦虑已经带有精神病特质;随着发展的深入,它渐渐转变成神经质焦虑。
这些观点来源于她的早期论文,它们也会在本书进行充分地、更系统化地阐述。她的总体论点是,假设焦虑没有过度,那它就会成为发展的动力。而且,最初克服的焦虑通常具有精神病特质,如果它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它能使个体在童年期就患上精神病,或在成年后产生心理疾病。在本书中,她还针对超我和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提出了一些假设性观点;这些现象原本只能通过心理分析得到了解,而且也只能了解到它们晚期的表现形式。她认为,苛刻的超我形成于正常良知之前,并在前性器期中对恋母情境中的多变性关系表现出了嫉妒和焦虑。恋母情境包含了儿童对母亲身体的施虐幻想、两性中的女性位置及女性性特征中女性特质的真实由来。总体上,她认为我们不能从孤立的角度看待客体关系、自我、超我、性特征的发展及意象上的改变等;任意一个因素都会对其他因素造成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最初在1919和1939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有所陈述(《克莱因文集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