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克莱因文集(共4卷)

引言

字体:16+-

本书收录的论文涵盖了梅兰妮·克莱因从1946年到1960年逝世之前的著作,还包括1963年她辞世后才得以出版的未竟之作。第一卷后半部分的文章:《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1935),《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 1942),以及《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ies, 1945)介绍了抑郁位置这一概念,标志梅兰妮·克莱因的思想呈现出新发展。

本卷的第一篇文章,《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1946)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即“偏执—分裂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在梅兰妮与儿童工作的早期,她描述了儿童与部分客体的关系——主要是**与阴茎。她观察并分析被害感,以及高度理想化和被害客体间的分裂,她也发现投射(projection)与内射(introjection)之间存在持续的互动,然而她未能将那些特征归为相连接的现象。在《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一文中,她将这些特征视作一种反复出现的群集中的相互关联的部分。1936年她描述抑郁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时,也表示在这个位置发生之前,主要的焦虑具备偏执的本质,偶尔她也提及偏执位置。早期她相当随意地使用“位置”(position)这个词,例如,在描述狂躁防御时,她说狂躁位置;而提到强迫防御时,则说强迫位置。1946年的文章确立了两个位置的概念,也是精神组织的两种基本模式。在该文中,她详尽探讨了最初婴儿期的焦虑与防卫,即“偏执—分裂位置”。她称其为偏执—分裂,是因为主要的焦虑具备偏执的本质,而且主导的心理机制具备分裂的本质。她描述了被害焦虑与心理机制,由弗洛伊德提出,但她认为从最初婴儿期就开始运行,并视其为一套焦虑和相互关联的防御体系。她也介绍了一个新的防御机制,即“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克莱因的观点在苏珊·艾萨克斯(Susan Isaacs)《幻想的本质与功能》(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 1952)一文中得到更加明确的阐释:“机制”(mechanism)一词是对幻想更加抽象与概括性的描述,幻想是机制的心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