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
(1934)
儿童分析领域的进展确认了这些看法,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在此类个案身上,这种机制如何运作。小小孩一开始对他的父母怀有攻击冲动与幻想,然后全都投射到父母身上,如此一来,他会对身旁的人发展出一种幻想式的扭曲想象,但是内射的机制也同时运作,因此这些虚构的意象被内化,结果使儿童觉得自己被潜意识里危险而残忍的父母——他自己内在的超我——所支配。
在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早期施虐阶段中,儿童保护自己免于受其暴力客体——包括内射的与外在的——威吓的方法,是在想象中一再加倍地攻击这些客体;他之所以想要摆脱他的客体,一部分是想要平息超我所带来无法忍受的威胁。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儿童的焦虑迫使他摧毁他的客体,导致焦虑不降反升,并再次驱使他反抗他的客体;这种恶性循环所构成的心理机制,应该就是个体的反社会与犯罪倾向的基础。
身处施虐冲动与焦虑都逐渐减少的正常发展过程时,儿童会找到更好、更社会化的手段与方式,熟练地处理这些焦虑。由于对现实的适应能力提升,使得儿童能够从他与真实父母的关系中,得到更多帮助他对抗幻想意象的支持力量。在最早期的发展阶段里,他对父母与兄弟姐妹的攻击幻想会激起焦虑,原因主要是他害怕这些客体可能会反过来对付他。这样的倾向现在却成为罪疚感的基础,使得个体想要修复想象中造成的伤害;同样的改变也会因进行分析而出现。
游戏分析显示,当儿童的攻击本能与焦虑都非常强大的时候,儿童会不断重复地撕裂、切断、打碎、尿湿,并且焚毁所有种类的物品,像是纸、火柴、箱子、小玩具等等,这些物品象征着儿童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母亲的身体与**。我们也发现这些攻击活动与严重焦虑会交替出现。但是在分析的时候,焦虑逐渐减少,施虐冲动也因此消除,罪疚感与建设性的倾向开始变得明显。举例来说,一个小男孩原先什么也不玩,只是把小木块切成碎屑,现在他开始试着将这些木屑拼凑成一支铅笔。他把先前切碎的笔芯塞进木头里,再用一片东西把这个粗糙的木头包起来,让它变得更好看。这支手工自制的铅笔,象征他已经在幻想中摧毁的父亲阴茎,同时象征他自己的阴茎,因为他深怕自己的摧毁遭到报复;从他使用与表现这些材料的前后脉络,以及从他对这些材料的自由联想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证实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