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罪疚与修复

第十七章

字体:16+-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

(1935)

我早先的论述包含了一段对于施虐高峰期的说明。儿童在周岁以内经历了这个阶段,在婴儿时期最初的几个月里,其施虐冲动不仅朝向母亲的**,也指向她身体内部:掏挖、吞噬内容物、摧毁,极尽施虐之能事。婴儿的发展是由内射与投射的机制所决定的,最初自我内射了“好的”与“坏的”客体,不论是哪一种,母亲的**都是其原型——得到它时是好的客体,当它令他失望时是坏的客体,不过是因为婴儿将自己本身的攻击性投射到这些客体上,所以感觉到它们是“坏”的,而且不只是因为它们挫折了孩子的渴望,事实上孩子感觉到它们是危险的——害怕它们是会吞噬自己、淘空自己的身体内部、切碎及毒害自己的迫害者——简言之,就是极尽施虐之所能来达到破坏的目的。这些意象是根据真实客体在幻想中被扭曲的样子,不仅被装置于外在世界中,也借由吞并(incorporation)的过程被装置在自我当中。因此,很少有儿童能够通过焦虑情境(并且用防卫机制来反应),这种焦虑情境的内涵与成人精神病的内涵是可以相比拟的。

最早期用来应付对于迫害者——不论是存在于外在世界或内化的——之恐惧的防卫方法之一是精神盲点(scotomization),也就是否认精神现实。这可能导致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内射与投射的机制,以及否认外在现实,并且形成最严重精神病的基础。很快地,自我试图借由排出与投射的过程,抵御内化的迫害者以防卫自己。同时,由于对内化客体的恐惧不会随着投射于外就此解除,因此自我以对付外在世界之迫害者的相同力道,来对付身体内部的迫害者。这些焦虑内容与防卫机制形成了妄想症的基础。在婴儿对于魔术师、巫师、恶兽等的恐惧当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同样的焦虑,但是此处它已经进行了投射与修正。此外,我的结论之一是,婴儿的精神病焦虑,特别是偏执的焦虑,是与强迫的机制有关并且受其修饰的,这些机制在很早期就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