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
(1940)
弗洛伊德在《哀悼与抑郁》(Mourning and Melancholia)一文中指出,哀悼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现实考验(testing of reality)。他表示,“我们需要在哀悼中花时间仔细进行现实考验的工作。当这项工作完成时,自我便能成功地让它的原欲脱离已失落的客体。”(S.E. 14, p.252)同样地,“原欲加诸在客体上的每个记忆与期望都会被带出来,给予高度贯注,借此完成脱离。为何进行现实考验时的妥协会如此痛苦,实在难以能量的角度来做解释。而我们居然将这种痛苦所带来的不愉快,视为理所当然,实在令人惊讶。”(p.245)他也在另一段中写道:“我们甚至不知道进行哀悼工作时所借助的能量流动路径。但是以下推论或许有助于了解这个现象:每个显示原欲跟已失落之客体的依附之记忆和预期,都会遭遇客体已经不复存在的现实之判决。而自我在此时就会跟过去一样,疑惑自己会不会遭遇同样的命运。但由于自己还活着而衍生出自恋满足(narcissistic satisfaction),便能说服自我切断跟已失落之客体的连结。我们或许可以假设,这样切断的工作如此耗时渐进,等到工作终于完成时,所需要的能量也已经耗尽。”(p.255)
我认为,正常哀悼里的现实考验跟我们早期的心理历程,有紧密的关联。我的论点是,儿童会经历跟成人的哀悼类似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成人在生命后期每次经历哀伤时,童年早期的哀悼就会重来一遍。我认为,儿童克服哀悼状态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现实考验;而就如弗洛伊德强调的,这项历程也是哀悼工作的一部分。
我在当时说过,婴儿经历的忧郁感觉在断奶之前、之间和之后,会到达高峰期。我将婴儿的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忧郁心理位置”,并提出这是一种“原生状态”(statu nascendi)的忧郁。受到哀悼的客体是母亲的**,以及**和乳汁在婴儿心里代表的一切,也就是爱、美好与安全。婴儿会觉得失去了这一切,而之所以失去,都是因为自己对母亲**无节制的贪婪、摧毁幻想和摧毁冲动。对于即将面临失落(这次是失去父母双方)的许多痛苦,则来自于俄狄浦斯情境。俄狄浦斯情境很早就会出现,与断奶的挫折息息相关,因此从一开始,就会由口腔欲望和恐惧所主宰。在幻想中攻击所爱的客体,并因此害怕失去客体,这类循环也会延伸扩及幼儿对兄弟姐妹爱恨交织的关系上。幼儿会因为在幻想中攻击在母亲体内的兄弟姐妹,而产生罪疚感跟失落感。根据我的经验,害怕失去“好”客体的哀伤与担忧,就是忧郁心理位置,也就是导致俄狄浦斯情境的冲突,以及儿童与他人之爱恨交织关系的主要原因。在正常的发展里,这些哀悼与恐惧的感觉会以各种方式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