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懂点茶器

明末闵老子,首创工夫茶

字体:16+-

明末许多名流雅士均嗜茶,

且以能品闵茶为荣,

以结交闵汶水为幸,

以与闵汶水交往所获得的闲雅为趣。

对“工夫茶”三字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乾嘉年间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俞蛟(1751—?),乾隆、嘉庆间曾在南北各地做幕僚,足迹遍及各省,记所到各处风土人情汇编成书。他在书中记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款志,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璧。”接着,俞蛟又记录了其时工夫茶的沏茶情形:“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文中可见,清代乾、嘉时期工夫茶的器具有细白泥炉、铛、紫砂壶、花瓷杯盘、小茶杯数只等,且以“旧而佳者,贵如拱璧”。

1990年,福建漳浦县南坑村清代蓝国威墓中出土了一批茶具。蓝国威为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贡生。这批茶具包括陈鸣远制紫砂壶、清代彩绘山水人物白瓷茶盘、“若琛珍藏”青花白釉茶杯、锡制茶叶罐。其中陈鸣远制紫砂壶口径、底径均为5.6厘米,腹径8厘米,通高5.2厘米,可见其壶容积不大。茶杯四只,底款书“若琛珍藏”,其口径6.7厘米,底径3厘米,高3厘米,非常小巧。这批文物被专家确定为在雍正、乾隆之间烧制的。2005年,福建漳浦又出土了一批乾隆晚期至嘉庆年间的墓葬文物,其中有青釉茶盘一只,亦有“若琛珍藏”款小杯四件,朱泥孟臣小壶一把,此件朱泥小壶的壶底有“明月清风客,孟臣制”行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