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盖碗瀹泡饮茶的方式在晚清、
民国盛行,此景在那时的茶馆、
戏院等休闲娱乐场所随处可见。
茶斋外景
清朝建立后,清政府于顺治二年(1645)废除了手工业中的“匠籍”制度。此时景德镇作为全国陶瓷的中心,生产条件和制瓷技术更加全面成熟,陶瓷作坊数量迅速扩张,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得到再次提高。清代,传统的青花瓷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彩绘瓷突飞猛进,品种繁多、造型丰富、釉彩缤纷;珐琅彩、粉彩创烧成功,颜色釉瓷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自元代以来,青花瓷一直在瓷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到了康熙年间,青花绘画熟练地掌握了分水技法,墨分五彩,浓淡相宜,令画面展现出了丰富的层次。康熙五彩继承了明代五彩的传统技法又加以改进,尤其是釉上蓝彩与黑彩独占鳌头。珐琅彩别称“瓷胎画珐琅”,是清宫御用品种,创于康熙年间,用白瓷做胎,然后施珐琅彩料烧制。草创于康熙后期的粉彩,在雍乾两朝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粉彩是在五彩与珐琅彩的影响下而产生的釉上彩品种。《陶雅》记:“康熙彩硬,雍正彩软,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粉彩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胎上勾勒出需要画的图案轮廓,然后在其上添一层叫作玻璃白的物质,再把彩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入窑烧造。彼时物阜人丰,景德镇出现了“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的陶业盛况,清代制瓷业所取得的这些成就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了茶器之上。
入清,乌龙茶诞生在了武夷山,黄茶工艺也出现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光绪年间名山县(今雅安名山)知县赵懿在其《名山县志》中对蒙顶黄芽的炒焙与用纸包裹茶叶进行闷黄的相关环节做了详细记录:“岁以四月之吉祷采,命僧会司,领摘茶僧十二人入园,官亲督而摘之。尽摘其嫩芽,笼归山半智炬寺,乃剪裁粗细,及虫蚀,每芽只拣取一叶,先火而焙之。焙用新釜燃猛火,以纸裹叶熨釜中,候半焉,出而揉之,诸僧围坐一案,复一一开,所揉匀摊纸上,弸于釜口烘令干,又精拣其青润完洁者为正片贡茶。”白、绿、黄、青、红、黑六大茶类如缤纷多姿的花朵一同绽放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