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自唐以降,它始终存在着一个不断删繁就简,剔除欲念,关注健康,渐次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的发展历程。
茶为国饮,源远流长。唐代的煮茶、煎茶,宋代的点茶、撮泡,明末以降的工夫茶以及贯穿中国茶史的文人茶等,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技艺层面,都为我们今天如何健康地去瀹泡一杯意蕴深邃、淡雅清和的中国茶,奠定了扎实深厚的基础条件。饮茶在精神、审美与感官享受关系或左或右的不断调整,成为一把衡量与判断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人群茶事行为雅与俗的标尺。
纵观中国的饮茶历史,自唐以降,它始终存在着一个不断删繁就简,剔除欲念,关注健康,渐次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的发展历程。反观当下,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虽然比古人拥有更丰富更优越的物质条件,拥有更多的茶类与冲泡技巧,但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与多元化,也给我们的身心增添了诸多的困惑与茫然,因此,当下的饮茶需求,已不能仅仅停留在祛暑解渴的低级层面,更应该上升到闲饮慢啜,松弛身心,进而怡情悦性,致清导和,借由茶事滋养以成审美之趣,渐而形成一种能够自觉抵御喧嚣、庸常的慢节奏的优雅生活方式。鉴于此,当下茶的泡茶与品茶习惯,必须与面临的现代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形成贴近传统、融入生活、具有清雅淡和的美的行为标准与仪轨。因此,现代一席茶的设计,既不能脱离传统之美,也必须符合现代人的行为规律。借由茶与茶席,营造日常的居家生活之美,使我们的生活“过目之物尽是图画,入耳之声无非诗料”,以此来抵御世事的纷扰,抗拒世俗的无聊。
明代白瓷**纹茶碗
茶类不同,泡法有别,一款茶的香气、汤色、滋味、气韵、意境的表达,因人而略有差异,其甘隽永香蕴藉,幽人自知。泡茶看似随意,欲泡好一盏茶,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扎实的手上功夫,活火活水,知茶性,明茶理,以形成正确的审美与综合判断,而且还需要“利其器”。茶器的选择,是否顺手贴意,是否适合某一类茶,能否准确客观地去表达茶的汤色、香气、滋味、气韵等,都是值得认真探究、细细玩味的雅趣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