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工夫茶的出现,弥合、拉近了过去以社会精英为代表的文人茶与民间饮茶在精神、审美层面的巨大鸿沟。
近代,台湾学者连横(1878—1936),在《雅堂笔记·茗谈》中写道:“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对于台湾居民的构成,连横所讲是属实的。清代《小琉球漫志》也说:“台地居民,泉、漳二郡,十有六、七;东粤嘉、潮二郡,十有二、三;兴化、汀州二郡,十不满一;他郡无有。”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流行闽南、粤东的工夫茶,与台湾是何其相似了,两岸本是同根同族一家亲。连横作为历史学家,他此刻所见到的工夫茶,仍是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小众饮法。构成工夫茶的三个要素,分别为名贵的武夷茶、孟臣壶、若琛杯。若三者缺一,则不能称之为工夫茶,待客则感觉自己底气与实力不足,甚至缺少彼此的地域认同感与归属感。
嘉庆初年,在往来梅州的程江六篷船上,俞蛟准确记录了船妓月儿泡工夫茶待客的场景,其中包括极工致且贵如拱璧的白泥炉、宜兴砂壶、瓷盘、瓷杯、瓦铛、棕垫、纸扇、竹夹等。在泡茶时,“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到了咸丰年间的《蝶阶外史》则有:“每茶一壶,需炉铫三。”“第一铫水(将)熟,注空壶中,**之泼去;第二铫水已熟,预用器置茗叶,分两若干,立下壶中,注水,覆以盖,置壶铜盘内;第三铫水又熟,从壶顶灌之周四面,则茶香发矣。” 《蝶阶外史》的作者高寄泉所述,比俞蛟多了“注空壶中,**之泼去”。而以沸水涤壶、温壶等环节,明代张源的《茶录》里早有详述,这说明工夫茶的瀹泡技法,是在久远的历史时空中,在历代茶人频繁用心的酌客中,在闽、粤之间次第有序的传播中,不断改良精进,愈臻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