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斤澜
探索思考
这是一篇描写食物的散文,写的是人人都吃过的豆腐,不禁让人想起本书前篇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同样是写平常百姓家最常见的食物,林斤澜和汪曾祺在写法和旨趣上会有什么不同呢?
阅读批注
谁都有几样可口的东西。年轻时可口就行,年纪大了还要可胃可肠可养生。常吃不腻,常不吃想吃。我几样里头,有一样是豆腐。
豆腐太家常了,又便宜,天天吃顿顿吃也不犯难。我在北京住了四十年,头五年方便,后来渐渐少见了。有几年只在过年时节,凭本买到砖头块似的冻豆腐。有几年隔三岔五地来豆腐,但那长队也排不起。近十年有了“农贸市场”,有“个体”豆腐,贵一点先不说,总有“火烟”味儿。据说那是制作过程中,点卤用料的缘故。1
1 以小见大
这一段写作者四十年来购买豆腐的情形变化。从“方便”到“凭本买”“排长队”,再到“农贸市场”“个体”,反映的是中国几十年间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的变化必然影响老百姓对食物的需求变化,因此才有下文中介绍的各种五花八门的豆腐吃法。看似与文章主体不甚紧密的一段,其实和上下文有着深刻的联系。
叫人想念的东西,往往和故乡和童年有关。我的豆腐却关系不大,这东西十方圆通,老少无欺。
豆腐可以粗吃。我在京西农村里,常见一位钢厂工人下班回家,走过小店门口,见有豆腐,就要一双筷子挑起一块,连盐面儿也不撒,白嘴白豆腐,几嘴给吧嗒下去了。可以用筷子挑起来吃的是北方豆腐,那也得冷天,半冻状态。这位吃了一块又一块,连挑三块不在话下。2小店主人总是感动,陪着小声说道:
2 动作描写
作者的一“挑”一“吧嗒”,“吃了一块又一块”,把这位钢铁工人粗犷豪放的吃豆腐模样写得活灵活现,加上“白嘴白豆腐”“半冻状态”等细节,更是突显出人物个性的生猛。作者对这位工人吃豆腐的动作描写从侧面表现了他对生活本能的渴望和饱满的热情,应了下句中小店主人“心口有火”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