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轻松中文大师写作课:跟着中文大师学写幽默感

差不多先生传

字体:16+-

胡适

探索思考

看到文章标题,读者便能感受到其中的荒诞意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谁会起“差不多”这样一个奇奇怪怪的名字。可是,这位名叫“差不多”的先生,只是作者虚构出的人物吗?

阅读批注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1

1 设问

以设问的方式开头,总起全文,能快速进入主题,也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起阅读欲望。作者提问引导读者思考此人是“谁”,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阅读思考,却意外地发现重点不在于“是谁”,而在于“是什么样”;作者描写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类人。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2

2 排比

连续使用多个“他……但……”的句式,写“差不多先生”的相貌。虽然用排比手法全面地提到了五官各部,但描述的都是各部的功能特点,而不是外形特点,这便又制造了一个小意外:作者写的不是这类人的相貌,而是这类人的品性。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