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画藏美:中国画中的博观雅赏

二 一缕沉香

字体:16+-

宋代丁谓说:“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焚香最初是为神明而奉。当焚香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焚香不仅有防霉、防潮、驱虫、除味的功效,更有提神醒脑、静心清神的作用,所以文人们常在读书写字时焚香左右。焚香渐渐成为文人的一大雅事,焚香能怡情养性,文人把香当作是修身养性之物,将焚香作为修行的一种途径。在心烦意乱之时,焚一缕清香,温和甘美的香气足以令人平心静气。每当读书时,闻着幽眇的香气,或能忘却周遭的烦扰,回归内心的平静。

自汉代起,出现了各种香材混合的方法,称之为合香。古代的香料不似现在形状规整的线香、盘香。品质上乘的香料多为香粉、香屑、香条、香饼。古人焚香,香具必不可少,它同时也可作为陈设,为文人的书斋生活平添几分情趣。香炉、箸瓶、香盒、香篆等却是古画中常被描绘的器具。

香炉乃为焚香用器,用以祀神、供奉、熏衣等。香盒,或曰“香合”,则是储放香粉、香饼或香条的盒子。香炉与香盒都是极为重要的香具,李嵩的《焚香听阮图》就描绘了香炉与香盒。该画表现的是夏日园林里,士人悠闲地坐于榻上,聆听一仕女拨阮,而其他仕女则焚香、拈花、持扇的场景。夏日听雨、冬日赏雪乃是雅事,古人在如此怡情养性之事上还是少不了香的陪伴。画面中,文士倚坐在藤编软屉的榻上,一仕女持扇,挥扇时带起徐徐的风,使得拨阮仕女衣带在微风中拂动。夏日炎炎,高温难免令人心浮气躁,焚香时散发出的清芬之气能抚平心浮气躁的情绪。画上最右侧的仕女正弯着上身,右手拿着香料,两只手指捻起香饵,左手拿着朱红色的香盒,正在投放香料,方几上放置着三足鼎式炉,庭院中漂浮着悠悠的香气,令人好不惬意。《焚香听阮图》中所绘的是香炉与香盒的组合,小巧精美的香盒中放置香料,其淡雅的芳香使人内心平静宁和,深受文人的喜爱。香炉与香盒在宋画中经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常被放置在香几、书案之上,如马远的《西园雅集图》、刘松年的《秋窗读易图》都有类似的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