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工艺泄密案”“景泰蓝工艺泄密案”与“蚕药配方泄密案”,号称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国粹泄密案”,是三十年前曾被媒体热烈报道和讨论过的话题。迄今也仍有许多人信以为真。
比如某本2017年出版的专著如此写道: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曾因为麻痹大意、保密意识不强,而泄露了三大国粹的秘密,以至于‘国宝技术秘密’被他国轻易窃取。一是中国宣纸制造技术泄密。……二是蚕药制造技术泄密。……三是景泰蓝技术泄密。
先说“宣纸工艺泄密案”。此案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流传得沸沸扬扬。常见的说法是:
安徽泾县纸厂生产的宣纸,在世界上首屈一指。1981年几位日商要求参观在泾县纸厂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一个宣纸厂,并进行技术交流。日商来厂后,第一天听介绍情况,参观生产宣纸的全过程;第二天座谈;第三天对生产宣纸的全部过程进行了录像。在参观和座谈中,日商对宣纸生产技术上的问题,询问甚详,还索去了某些原料,并以帮助化验为名用瓶子装去了造纸用的井水。就这样,生产宣纸的全部技术,包括原料样品,都被人家搞去了。①
泄密之说越传越广,给安徽泾县和当地的宣纸厂,造成了巨大压力。1990年,《文汇报》的记者前往泾县调查采访时,发现“凡宣纸厂门口都没有厂牌,厂牌都静静倚靠在厂长办公室内”,宣纸厂所有的运输车辆,也都刷掉了厂名标志。藏起厂牌、刷掉厂名的目的,据说是为了防止外商循着厂牌、厂名,潜入进来偷盗技术。连记者前往宣纸厂采访,也必须“持有县保密委员会介绍信才能观看抄纸、压榨、焙纸、剪修等后道工序。”
该记者最后得出结论:“正宗的中国宣纸生产技术并没有泄密,杂志所披露的‘泄密事件’只是发生在浙江某一个县里。那里一家生产一般书画纸(比宣纸低一等级)的厂家,对外商宣称自己生产的是宣纸。外商打着合作幌子,摄录了生产过程,便以为取到了真经。”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