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知识界长期流传一个神话:明治维新前夕,日本民众的识字率已高达40%以上。
这种说法,不止见于通俗历史读物,也见于学术著作。某部严肃的学术著作中,便如此说道:“江户末期男子的识字率是40%—50%、女子是15%。武士及农村的村长之类的干部几乎100%识字,城市商人识字率也达到80%以上”。作者还给这段话标注了两个注释,显示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流传已久。
还有一些学术论文,则将明治维新前夕日本民众的识字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且认为比同期的欧洲(法国)还要高:“江户幕府末期,日本民众的识字率高达60%—70%,而彼时的欧洲只有20%—60%,法国则不到10%”。
这个神话,常被用来比较中国的清末新政与日本的明治维新。
许多人依据这些数据,得出结论:明治维新前夕,日本民众的识字率远高于中国。再将这个结论,与清末新政的失败、明治维新的成功相结合,推导出一种认知:晚清中国的“国民性”不足,国民程度太差,是新政无法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清末新政的不成功,导致了中日两国的国运,在近代大不相同。
国运,与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之间,当然是有关系的。但“明治维新前夕,日本民众的识字率远高于中国”之说,却并非史实,而是一个统计上的陷阱。
中文知识界之所以会流传这个神话,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日本学者也说过相似的话。比如,北冈伸一在《日本政治史:外交与权力》中这样写道:
在江户初期,识字对武士来说,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在江户后半期,不识字的武士就是例外了。据说识字者的比例,即识字率(literacy)在幕府末期的成年男子中为40%—60%;成年女子为10%—20%。这在传统社会是惊人的高水准,即使在现在,在此水准以下的国家也为数不少。由教育的普及带来的各种效果,其一就是文书行政成为可能。一旦识字率超过10%,通过文书复杂有效地传递内容,就成为可能。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