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席窥美(修订版)

后记

字体:16+-

泉城的初秋,济南潇洒似江南。国内爱茶的新知旧友,常常因茶而聚,在济南的静清和茶斋,插花、挂画、焚香、吃茶,把枯燥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亦乐乎。

某日雅集,山东建筑大学的孔亚暐先生突然对我说:“张老师,看你经常组织、参加国内的茶会雅集,常常给学生讲解茶席课,对此研究得也比较深入,为何不写一本关于茶席的专著与众友分享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当时听完不禁一愣,惴惴地说:“喜欢茶席设计是一码事,但真要埋头去把茶席设计的专著写好写透,又是谈何容易啊!”这看似不经意的一问一答,却如幽谷清涧里的一枚茶籽,慢慢地在我心里开始生根发芽,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缘起。

既然选择了前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前行开拓的艰难与泥泞崎岖,只有自己清楚。能够照亮心路的那盏灯,便是以勤补拙,博览群书,焚膏继晷。自此一人躬耕书房,从初秋写到立冬,由深冬写至2015年的立春,两百天的日日夜夜,幸有一瓶花、一壶茶相伴,直写得两眼昏花,双鬓斑斑,前后润色删改六遍,总算有了此书的行将付梓。

感谢茶会雅集一起走过的诸多茶友。如:云南的迎新、木白、龚志琼、李静、黄枝红、黄良。南京的老崔茶馆、北京的刘冀川、银汉晴、四川的阿牛、绵阳的相宜、湖南的茗仙、龙泉的叶梓、景德镇的青塘、安徽的双且、郑州的清欢、常州的琢朴堂、宜兴的张利烽、安吉的钱群英、苏州的停云、丽江的秋月堂、济南的刘舫溪、李晓东诸友,甘苦共尝,亦师亦友,不胜枚举。

最后,还要感谢山东建筑大学的金文妍老师,不辞辛苦地为本书绘制了左、右手的基本茶席图例。感谢多才多艺的于善伟编辑,给予本书悉心的指导与帮助。

春天来了,一树棠梨红正酣。水声沸起,席已布好,赏茶、悦心、观己、知味,让我们且吃茶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