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解渴清心,以品为上。
茶滋于水,水藉乎器。茶汤无形,无器不盛。茶,止渴清心、倦解慵除,以品为上。茶滋于水,水藉乎器。茶汤无形,无器不盛。器,为茶之父。器以载道,道由器传。所谓茶道,其本质就是关于茶的艺术,或是茶的美学。形而上者谓之道。而形象的直觉即是美。技可进乎道。只有技艺精熟了,上升到美,就近乎“道”的范畴了。于此可见,由茶与器之门径而入的茶道,就是一门极富情趣化的雅致的生活艺术。而茶席则可视为是茶道有规则、有秩序的外化的具体表达。
老子《道德经》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借用到茶席,非常贴切适用。此处的“有”,是指具体的茶席,通过茶器,为我们构建一个舒适便利的品茗空间。“无”,是指茶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可以窥探传统之美的诗情画意的窗户,借由茶席的画意、茶汤的色彩、茶汤的香气、茶汤的滋味、茶汤的气韵,让我们神态安然地平静下来,真切地用心去感受茶的“幽薄芳草天真气”,感受茶的“人生百味寓其中”,进而提高我们品茗的境界以及中正淡和的审美体验。无寓于有,无用之美,恰是我们人生的乐趣与涵养性情的源头活水。
茶席,狭义地讲,它是一个品茗的平面;广义地讲,却是为品茗构建的一个人、茶、器、物、境的茶道美学空间。它以茶与茶汤为灵魂,以茶器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立主题、并有所表达的艺术组合。茶席,也是在庸常、枯燥的日常生活中,辟出的一方心灵净土,一方纯粹的精神享受与审美空间,以“挹古今清华美妙之气”,颐养性情,乘物以游心。
茶席的存在,不是刻意地“摆”,是用心地去“布”。应天之时,载地之气,加以材美与工巧,借以实现自然与人、人与茶、茶与器、器与器的协调呼应、相得益彰。器具之间,不是干枯的罗列展示,彼此有着生命的相生相惜,有着气韵流动的相互映照。茶席不是作秀,是为了让我们更美更风雅地去喝茶。茶席是实用且美着的艺术,二者不可孤立与分割。茶席的存在,首先是实用,其次才是美。茶席营造衍生出的美感,是为实用去服务的。日本工艺大师柳宗悦说过:“随着使用,器皿之美与日俱增。弃之不用,器皿便会失去意义,美亦将不复存在,故而美是用的表现。”因此,茶席是有思想、有表达、有诗情、有画意的茶道艺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