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
1931年8月,朱自清按清华大学条例休假一年,即动身赴欧访学,途经哈尔滨和苏联。不久之后,先后给老朋友叶圣陶写了两封信,即《西行通讯》二篇,谈及在哈尔滨的观感和在苏联境内的见闻。
叶圣陶先生曾有这样的评价:“他早期的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有点做作,太过于注重修辞,见得不怎么自然。到了写《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的时候就不然了,全写口语,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方式,虽然有时候还带一点文言成份,但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写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一)
开篇点明本篇所写的是哈尔滨,引起下文。
将哈尔滨的“道里”与上海大马路等处夜里的景象相比,突出这里的人喜欢逛街且目的单纯的特点。
圣陶兄:
我等八月二十二日由北平动身,二十四日到哈尔滨。这至少是个有趣的地方,请听我说哈尔滨的印象。
这里分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四部分。马家沟是新辟的市区,姑不论。南岗是住宅区,据说建筑别有风味;可惜我们去时,在没月亮的晚上。道外是中国式的市街,我们只走过十分钟。我所知的哈尔滨,是哈尔滨的道里,我们住的地方。
道里纯粹不是中国味儿。街上满眼是俄国人,走着的,坐着的;女人比那儿似乎都要多些。据说道里俄国人也只十几万;中国人有三十几万,但俄国人大约喜欢出街,所以便觉满街都是了。你黄昏后在中国大街上走(或在南岗秋林洋行前面走),瞧那拥拥挤挤的热闹劲儿。上海大马路等处入夜也闹攘攘的,但乱七八糟的各有目的,这儿却几乎满是逛街的。这种忙里闲的光景,别处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