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追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创新,而不是货币扩张。同理,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崩溃根本原因是创新带来的刺激衰减,而不是货币紧缩,从繁荣到危机不过是通过金融行业的波动记录下来。
抽丝剥茧,让我们一起回顾1929年大危机的历程,脉络便顿显舒朗:
……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经济繁荣→流动性宽松→股市飞速上涨/房价飞速上涨→刺破泡沫→股价/房价下跌→市场信心下降→金融机构倒闭→全球金融危机……
改变世界的创新在当代经济学中被称为“毁灭型创新”,所谓“毁灭”必定是开天辟地,以新产业毁灭旧产业。新产业必然创造巨大的利润,并对应着融资方式的改变,也就是金融革命配合产业革命。金融革命一旦出现,人们便能够轻易获得资金,其后,模仿者蜂拥而至,投资新产业、投资新产品……毁灭型创新注定会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工业革命、电气革命、信息革命无不如此。
世界有阴阳,创新有始终。
任何一次毁灭型创新都有相似的历程,创新开始的时候会生产奢侈品,随着创新延续成本逐渐降低,普及到草根大众的时候,创新使命就基本结束了。理由很简单,没有市场再创造利润了。现有产品会不断改进、推陈出新,也就是当代经济学中所谓的“延续型创新”,无论怎样改进(比如,晶体管电视与平板电视)延续型创新也不可能与毁灭型创新创造的市场相比。延续型创新的力度会随着时间衰减,市场也会一点点萎缩,直至市场空间变成常量,创新便可被视为停滞。
创新停滞了,投资还要继续。
前期积累下来的利润还要寻求收益,而且最好是跟之前相同的高收益,流动性过剩便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