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胡佛
提到对危机的处置,与罗斯福相比,他的上一任总统胡佛总是被骂,原因是胡佛的放任自由政策加剧了危机。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他被冤枉了。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1874—1964),第31任美国总统,也是唯一在工作履历上与中国产生交集的美国总统。清光绪二十一年(1904年)胡佛成为清朝开滦矿务局的美方员工,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不过幸运没有一直眷顾胡佛,当了大概半年总统后,就爆发了由美国开始的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他的信条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主流文献认为胡佛深受古典经济学影响,坚持市场可以自动出清,也就是说,价格能够根据供给和需求灵活变动,使市场自动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作为政府,应该让市场充分发挥职能,自己静观其变即可。
竞选总统时,胡佛在《坚韧不拔》的个人主义哲学中这样说道:
战争期间,我们只能依靠政府来解决各种棘手的经济问题……联邦政府全面接管了公民的各种事务,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任,在这种情况下联邦政府独揽了大权,变成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可以说,我们似乎暂时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样做在战争期间多少是有理由的,但是不管有多少原因,都不能在和平时期还这样做,因为这会破坏美国制度并终将阻碍我们的自由和进步。[1]
在执政时,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最明显的例证,1929年12月之前,胡佛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呼吁工商企业和银行界快速恢复生产和组织资金投放,劳工组织应该本着自愿的原则不再提高工资。当通用电气的高层提出由联邦政府主导的救济计划之后,胡佛甚是惊愕,甚至怀疑这是法西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