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的武夷山,奇秀甲于东南。在“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沟壑溪折处,烂石砾壤上,生长着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
丹山碧水,九曲萦回,好茶尽在“三坑两涧”。三坑,分别为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两涧,则是指流香涧、悟源涧。民间常把“三坑两涧”,视为正岩茶区的代表。其实,真正的“三坑两涧”,是一个大的地理概念,也是正岩茶的一个中心区域。它既是特指,又是泛指品质优异的正岩茶区。所谓的正岩茶区,即是利于茶树生长和发育的最好的山场区域,这个特殊的区域,基本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7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内。例如:海拔较高的三仰峰,溪水汇流,经悟源涧,流经勾连着的马头岩茶区。其他如竹窠、水帘洞、九龙窠、天心岩、大坑口、鬼洞、状元岭等,就山场条件和岩茶的品质而言,甚至好过特指的“三坑两涧”茶区。
武夷山的牛栏坑
武夷岩茶生长地域的划分,始于清代。最早的文献出现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蓝陈略在《武夷纪要》提到:“茶,诸山皆有,溪北为上,溪南次之。园洲为下。而溪北唯接笋峰、鼓子岩、金井坑者尤佳,以清明时初萌细芽为最。”溪北,是指九曲溪到天心寺的北向。从文中所采的茶,还是以“初萌细芽为最”,基本可以认定,此时制作的茶,还是属于绿茶类。
到了雍正年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引用《随见录》记载:“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岩茶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至此,已经窥得岩茶的模样。山场与岩茶品质的关联度,逐渐密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