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茶路无尽(修订版)

乌龙茶篇

字体:16+-

乌龙三红七分绿

青茶,虽有乌龙茶的称谓,但我个人以为,乌龙茶还是无法涵盖青茶的范畴的。“青”在古汉语里,多指不同程度的绿色,但外延又极其广泛,有时指绿色,如龙泉青瓷,青出于蓝;有时指黑色,如青丝翠眉;有时指蓝色,如青花瓷、青衣、青青子衿。青茶,是指茶青在晒青、做青等酶促氧化后,呈现出的不同程度的绿色甚或黑色。乌龙茶的“乌”,是个象形字,是指乌鸦这种鸟类,“乌”由此便引申出了“黑”的含义。因此,乌龙茶多指外观乌黑或墨绿的半发酵茶。与白叶茶种相对的乌叶,则是指叶片深绿、墨绿,乃至黑绿的茶种。乌龙茶和青茶二者并用,与武夷茶早于安溪茶的起源有关。“乌龙”也包含有色泽乌黑油亮、条索扭曲似龙的外观特征。当然,乌龙茶的叫法,也与青心乌龙茶种的存在有关,如台湾乌龙茶。关于乌龙茶,还有很多传说,这类传说多为商人的刻意演绎,大多不可采信。

乌龙茶究竟起源于安溪还是武夷山?很多茶书认为,乌龙茶发源于安溪,可惜,找不到确切的史料作为依据。以至于人们在讲述这段历史之时,往往是一笔带过或讲个传说敷衍。个人认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最初应该起源于武夷山,然后影响了安溪的制茶技术,又经安溪传到了台湾。

摊晾、摇青、静置、半发酵,三分红七分绿,是乌龙茶制作的典型特征。对于乌龙茶的起源,我们能看到的较早史料,是清代康熙五十年左右王草堂的《茶说》,其中记载: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这是能够查阅到的最早、也是最近似于乌龙茶的工艺记载。还有一段历史,是在顺治年间,崇安县令殷应寅,为提高武夷山的绿茶制作水平,把绿茶的蒸青工艺改为烘青,并专门邀请安徽黄山的僧人,用武夷山的茶青来仿制香高味浓的松萝茶。由于松萝茶的采摘是“惟取嫩叶”,估计是松萝茶的采摘要求,影响到了后世乌龙茶的开面采的习惯,之前的绿茶都是以芽为贵。清代顺治年间,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堪并驾。今年余分得数两,甚珍重之。时有武夷松萝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