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团茶,尤其是在宋代熙宁年间用于茶马互易的团茶,“皆以粗茶”。为了运输的方便,多采用竹篾包装,并经舂压紧实,箬裹囊封后的蒸青团茶,在长期的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其含水率基本会在10%以上。经自然氧化、湿热发酵等交互作用,无意间便诞生了四川乌茶。随着乌茶的传播,以及边疆地区对自然发酵茶的良好反馈,深刻影响了黑茶类的发展,乃至普洱茶的自然形成。
普茶一词,首次出现在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谢肇淛的《滇略》中:“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从明末谢肇淛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普茶虽已是蒸压成团的紧茶,但制作工艺粗糙,青气重,茶并不好喝。此“普茶”是否是普洱茶?似乎难以定论。明末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写道:“普雨茶,蒸之成团,狗西番市之,最能化物,与六安同。”到了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元江知府章履成编纂的《元江府志》记载:“普洱茶,出普洱山,性温味香,异于他产。”此处的普洱茶,即是指茶名,又是指地理名称。然后《元江府志》又说:“元山在城西南九百里普洱界,俱产普茶。”此处的“普茶”,的确是普洱茶无疑了。结合《元江府志》的“普茶”,我们把谢肇淛的“普茶”理解为普洱茶,似乎也不能算错。而方以智记载的卖到西番去的“普雨茶”,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普洱茶。出身名门世族的方以智,可能因为少数民族方言的缘故,便把普洱的读音记为“普雨”了。乾隆年间,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引用方以智的该段文献时,对此作了注解:“普雨,即普洱也。”
民国初,柴萼的《梵天庐丛录》写到普洱茶时,可谓妙语连珠,他说:“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山,性温味厚,坝夷所种,蒸制以竹,箬成团裹。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柴萼对普洱茶的认知,可能受到了《元江府志》的影响,也可能是喝到了与医学大家赵学敏不同制法的普洱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泻。”清代咸丰年间,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认为:“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赵学敏、王士雄二人都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大家,为什么一直认为普洱茶味苦性寒,而民国初年的文人柴萼认为普洱茶性温呢?要想解决这个疑问,就有必要认真梳理一下民国前后的普洱茶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