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理气散郁结
茉莉花茶,是许多老人记忆里的一抹芬芳,温馨沁人。过去,北方地区的讲究人,清早起床漱口后,先沏上一壶“高末”,喝足了再吃早点,美其名曰“冲龙沟”。这“高末”,就是茉莉花茶的碎末末。很多老北京人,无一例外,是喝着或熏着“高末”的香气长大的。看电影、听京戏,戏里戏外,很多人只要有口饭吃,肯定要弄壶“高末”喝喝,这就是老一辈人在困苦年代里的风雅。
花茶,又叫“香片”。根据所用鲜花的不同,可分为玉兰花茶、桂花茶和珠兰花茶等,我们平常所说的花茶,一般是指茉莉花茶。历史上,最早饮花茶的,当属屈原了,他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代时,花茶可能已经出现。韩偓的《横塘》诗云:“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此处的“犀液”,即是桂花的芳香物质。或许,这就是引花入茶、花益茶香的源头。
到了宋代,蔡襄《茶录》记载:“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宋代,作为贡品的小龙团茶,需要加入名贵的龙涎香,以增加香气。蔡襄又说,民间多不用,以免香夺茶之真味。但是,“玩芳味,春焙旋熏”,玩味茶时,多了一种滋味,岂不也是妙趣横生的雅事?黄庭坚是引花入茶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煎茶赋》里写道:“不夺茗味,而佐以草食之良。”黄庭坚认为:“寒中瘠气,莫甚于茶。”所以喝茶时,应该加些核桃、松子、蘼芜、甘菊等,“既加嗅味,又厚宾客”。他又说:“少则美,多则恶,发挥其精神。”这又何乐而不为呢?由此可见,北宋的文人已经把甘菊等花卉拌入茶中饮用。宋金时,蔡松年有词:“纤苞暖,酿出梅魂兰魄。照浓碧,茗碗添春花气重。”此时的瑞香花,香浮着文人的茶盏,倍添韵致。南宋时,陈景沂的《全芳备祖》说:“茉莉烹茶及薰茶,尤香。”宋代以茉莉薰茶,以花助茗,已很普遍,但其薰茶工艺,尚未见之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