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人生观包含在他们有关“忠”“孝”“情义”“仁”与“人情”的准则之中。在他们眼里,“人的全部义务”就像地图上划分势力范围一样被划分为若干领域。用他们的话来说,人生是由“忠的领域”“孝的领域”“情义的领域”“仁的领域”“人情的领域”以及其他许多领域所组成。每个领域都有其特有的详细规则,人们评价他人不是从他的整个人格来判断的,而只是说他们“不懂孝”或“不懂情义”等。他们不像美国人那样批评某人“不正经”,而是直接指出他在哪个领域没做好。他们不说某人自私或刻薄,而是明确指出在哪个领域违反了哪些规则。没有什么规则是绝对地百试不爽的。被认可的行为都是和该行为所处领域相联系的。一个人在“尽孝”是一种行为准则;他在“尽情义”或者在“仁领域”里又是另一种方式,西方人就是这么看的。甚至每个“领域”的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情况对行动作各种调整。对主君尽“情义”是要求绝对的忠诚,但一旦主君侮辱其家臣,家臣就可以合理地反叛。又如1945年8月,“忠”要求日本人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人。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投降,改变了对“忠”的要求之后,日本人立刻态度逆转,表示愿意与外来者合作。
这让西方人感觉很困惑。根据我们的经验,人是“按照本性”行动的。我们区分好人和坏人,是看他们是忠诚还是背叛,是合作还是顽固。我们把人加以分类,是期望他们的行动能前后一致。不管他们慷慨大方,还是小气吝啬;乐于助人,还是生性多疑;是保守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两者必居其一。我们期待人们坚定一种政治信仰并反对相对的政治信仰。在我们的欧洲战争经验中,有合作者,也有抵抗者,我们推测欧战胜利后合作者不会改变立场,结果我们对了。在美国的国内政治论争中,我们承认有诸如新政的“拥护派”和“反对派”这样的不同派别,并判定当新的形势出现时,这两个派别还会继续按各派特有的方式行动。如果有人改变立场,比如非天主教徒转为天主教徒,或者激进派转为保守派,这种变化是必须要被称为“转向”的,并且必须对应形成新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