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思想史》(节录)
佛教
一、在讲中国中古思想史第二期之先,应该先谈谈什么是佛教,并谈谈佛教本身的演变。
看Farquhar:Outline of Religious Literature in India,此书从《吠陀》(Veda)时代叙起,直到近代,包括印度各种宗教运动,各述其沿革变迁,并略举各教的重要典籍的内容及产生时代。这是一部最方便的参考书。
又Sir Charles Eliot:Hinduism and Buddhism,凡三六册,也把佛教和印度教并举,叙述颇详明。参看本校钢和泰教授(Baron Stael-Holstein)的《印度古宗教史》讲义(英文)。
二、在太古时代,一支阿利安民族(白人)从印度西北侵入印度,逐渐征服其地的黑色土人,遂建立了阿利安人的印度文化。他们带进来的宗教,都表现在最古一部分的《吠陀》书(Veda)里。他们崇拜许多大神,又有祭司专掌祀礼,最古的《吠陀》都是祠神的颂歌。其后凡祈祷之辞,乐歌之谱,祭祀的节文,迷忌的咒诵,都结成《吠陀》的一部分。祭司成为一种特殊阶级(婆罗门),与统治阶级(刹帝利)、商人(吠舍),及农奴(戍陀罗)成为四个阶级。胜利的白人与被征服的土人接触日久,文化杂糅,宗教渐渐混乱堕落,成为诵咒祠祷的繁琐宗教。《吠陀》的最晚的部分,所谓《森林书》(Aranyakas)与《奥义书》(Llpanishad),表示当时的宗教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意。遁世苦修,禅定冥想的风气,都在这时候发达起来;宗教的哲学也渐渐起来。这是佛教运动的背景。看Farquhar pp.1-62.
三、佛教创始者乔答摩,生于北印度的释迦族。他的生年已不能正确考定,多数学者认为生于纪元前560左右,死于480左右,则是和孔子同时。但近年又有人说他死于纪元前543左右,那就早的多了。他的早年环境自是很安乐的贵族生活,后来忽受了很深刻的刺激,感觉人生不能避免老病死之苦,他就离开家庭,出来寻师修道。中间经过几年的苦修冥想,他忽然在树下大彻大悟,遂成佛道。佛是“觉”的意思。看Eliot Vol I,pp.129-176.看《长阿含经》一,《本行集经》七至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