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举了几个这样“无济于事的问题”之后,育儿作家芭芭拉·克劳罗塞指出,在提问之前,你可以“问自己为何要这样问”,揭露自己的动机可以指引我们认清某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去问。提示:当我们不完全确定孩子会怎样回答,并做好准备接纳不同的反应时,所提的问题最有可能带来好处。
有时,我们最好能避免说话或询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陷入困境,是因为我们感觉自己有义务要说点什么,即使最好的建议就是保持沉默。有时,孩子非常悲伤,儿童心理学家阿里霞·里伯曼(Alicia Lieberman)建议“只是一言不发地留在身边,就是对孩子感受的尊重。拥抱和爱抚(如果孩子接受)所表达的感觉,要比语言更好。事实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会在晚些时候发挥作用”。
显然,并没有标配指南告诉我们何时说话以及何时隐忍。我们处理孩子的不快、愤怒及不当行为时,有时说得太多,偶尔又说得太少,而大多数时候在说废话。不过总的来说,“少说、多问”的原则比较有用;应用得当,它帮助我们对孩子反应更积极、支持更到位。
9.记住孩子的年龄
任何一条建议,无论是本书或是其他书籍,当应用于不同年龄的儿童时,都须有所不同;我们对孩子采用的策略应该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有所改变。例如,你从一个婴儿手里拿走她不该玩儿的东西,她因此而大哭,那么可以用新游戏或新玩具转移她的注意力。但这种转移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来说不起作用,甚至是一种侮辱,这就好比你抱怨某件令你烦心的事,而你的配偶却转移了话题。
我曾经说过,控制型家长倾向于寄予孩子不切实际的高度期望,部分原因是他们不理解这些期望到底有多么不切实际[3]。例如,他们或许会惩罚一个学步儿,因为他没有兑现诺言,或者苛求一个学龄前儿童在长时间的家庭晚餐上安静地坐着。实际上,低龄儿童无法理解作出承诺所蕴含的责任感,如果强迫他们承担这种责任,借用幼儿教育专家偏爱的名词,那就是“发育不当”。同样,期待孩子长时间保持不动也是不现实的,对于他们来说,坐立不安、大声喧哗、忘记关掉电动玩具开关、环境一发生在我们看来很微小的改变就紧张,这些都很正常。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期望值匹配他们力所能及的范畴。